大象新聞記者 陳艷輝 河南廣電融媒體記者 王汝龍 馬磊/文圖視頻 記者 陳姝/剪輯
15米深的廢棄機井,井口直徑只有40厘米左右,墜落井底的男童的哭聲讓人揪心不已。10月26日早上,開封市蘭考縣三義寨鄉丁圪垱村一片忙碌,村民們正在有序排隊繳納居民醫保。突然,只聽見有村民大聲呼叫:“航航那個娃掉井里了!大家快去救人!”
(資料圖片)
村民們紛紛跑向事發地,其中就有丁圪垱村村委會計尚雙。大家趕往機井邊后,才發現這個“吃人”的機井井口邊雜草叢生,因為距離馬路非常近,所以大家初步推斷:航航是在路邊玩耍時誤踩了井蓋導致墜井。
焦急的眾人趴在井口能隱約看到井底的航航,孩子的哭聲讓人擔心,但同時也讓人放心:孩子還在!熱心村民隨即撥打110報警,打119求助消防,在等待警察和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的過程中,村民試圖自救,但嘗試了多種方法都無效。井太深、井口太窄、孩子太小……這些困難讓眾人束手無策,只能趴在井邊呼叫孩子的名字。
(消防救援人員到來之前,尚雙在安撫男童航航)
時間就是生命。當看到消防救援人員和警察趕到現場時,大家就仿佛看到了光。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迅速詢問家屬并現場偵察,立即進行任務分工,由一名消防救援人員使用移動供氣源對井內進行供氧排毒,防止兒童窒息;救援小組利用繩索套桿對男童進行救援,其余人員負責疏散周圍群眾并做好現場警戒。但是航航年齡太小,無法有效配合救援。消防人員立即更改救援方案,準備全副武裝下井施救。但井口太窄,救援人員無法進入井內。
救援指揮員詢問周邊群眾是否有身材較瘦的人員能夠配合共同實施救援,這時,“你們看我行不行?”尚雙主動請纓。在對尚雙做好多重個人防護后,消防救援人員反復交代她下井后如何進行施救,并強調在下井過程中要與救援人員保持溝通聯絡,如遇突發情況及時傳遞救援信號。在消防救援人員的幫助下,尚雙倒掛金鉤被成功送至井底。抓住落井男童雙手后,尚雙立即發出往上拉繩信號,救援人員迅速將其和男童拉出井口。滿身污泥的航航獲救后,現場醫護人員隨即將男童送往醫院做進一步觀察治療。
(救人上來后的尚雙)
“說實話,如果是單獨下井,我害怕。但是那時候,腦子里真來不及去想那么多。”尚雙說,當時在井口順著微弱的光線能看到井水已經淹沒了孩子的脖子,他的生命危在旦夕。15米到底有多深,尚雙沒有概念。但她深信消防救援人員對她所做的安全防護,她的任務就是和消防救援人員配合好,抓緊時間把孩子救上來。
尚雙說,當時蘭考消防救援站站長王峰趴在井口邊不斷和她說話:“你保持順直姐!“有沒有問題姐?”“你要給我回話!”“有問題說話啊!”這些話語給了尚雙很多信心。順利到達井底,當觸碰到航航的小肩膀時,他的一雙小手也伸向了尚雙。尚雙抓緊他,再向上面的消防救援人員發出信號,一大一小以垂直的身姿向上,最終被救了上來。
救援結束回家后,丈夫對尚雙直接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其實是關心和擔心,丈夫又說:“我知道攔不住你,但我真是害怕。”尚雙說,那一會兒,她覺得自己不僅僅是一名黨員和一名村干部,她也是一個母親。多重身份使然,她責無旁貸。下井的雖然是她,但整個營救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尚雙還高興地對記者說:“航航真是個有福氣的孩子,昨天中午已經出院和家人回到家了。他身上連一點擦傷也沒有,精神狀態也很好。”
10月28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項目正式向尚雙發放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壹萬元。頒獎詞為“15米機井,向下五層樓的深度,深淵底部,黑暗正一寸寸吞噬著生命。狹窄井道里傳來的,是充滿恐懼的哭聲。而她予以回應的,是英雄無畏的呼喚。她用自己的勇氣,照亮了連光也無法抵達的井底。身體纖瘦,卻有著巨大能量,她面朝黑暗,身向地心,在自己背后,打開一片光亮耀眼的天空。”
據悉,這是由阿里巴巴倡議發起,旨在通過發掘、傳播和獎勵社會上的正能量人物或事件,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天天正能量”項目充分利用互聯網及傳統媒體資源優勢,發動全國網友參與互動,同時邀請了一批全國知名媒體單位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對發生在全國各地的正能量事件,進行推送、傳播和評選。每周評選出的獲獎正能量故事,將根據所得票數多少,分別獲得由“天天正能量”項目組頒發的正能量獎金。
■記者手記——
15米有多深,很多人可能一下子沒有這個概念。那15米有多高呢?多層樓房中,每一層的高度一般約為2.8米到3米,15米相當于5層樓的高度。用這樣一個高度去類比井深,她瘦弱身軀用倒掛金鉤的方式下井救人,在這樣狹窄的機井里,她雙手垂直一下一上共用時兩分鐘多一些。下去的時候,眾人揪心,為她,為航航;上來的時候,她給航航帶來了生的希望,她讓眾人喜極而泣,同時給疫情中的我們帶來了許多心靈上的慰藉。是的,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一切都會過去的。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
頭條 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