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評論員 陳柯旭
顧客差評不都是 " 避雷 " 的,也有可能是來 " 種草 " 的。
近日,上海一位女子帶 2 歲男童進(jìn)入女性洗浴湯池時被拒引發(fā)熱議。事后這位寶媽在相關(guān)軟件上給店家打出最低分,并給予差評。但沒想到,這樣的差評卻得到眾多網(wǎng)友的一致好評:" 告訴我店名,一定去捧場。"
對于消費(fèi)者來說,評論是權(quán)利,打差評亦是如此。通過描述自己真實的到店體驗,成為別人 " 種草 " 或 " 避雷 " 的一個參考。這位寶媽因為帶著 2 歲的兒子進(jìn)女湯被拒之門外,花了錢卻沒有得到一次滿意的娛樂體驗,因此給個差評。就像平時大家點外賣,遲到一兩個小時,拿到手里飯都涼了,誰能不生氣呢?所以站在顧客的角度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但權(quán)利不等于為所欲為,評論區(qū)也不是肆意 " 撒潑 " 的地方。溫泉店也曾表示,來店消費(fèi)的大多是年輕的女性群體,不管多小的孩子總會有人介意,所以才規(guī)定超過 80 厘米的男童不得進(jìn)入女湯。店家有規(guī)定,也做到了提前告知的義務(wù),你可以選擇來或不來,但既然來了,就得遵守人家的規(guī)定。這樣的差評,是不是多少帶點報復(fù)心理?
不管怎么說,浴池作為一個公共場所,寶媽不能只考慮自己,而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既然在家教孩子男女有別,出門就要以身作則,不管是圖方便,還是保安全,家長帶男童進(jìn)女湯都有不妥。
不過,這件事情也告訴商家一個道理,不必畏懼差評,消費(fèi)者心中自有一桿秤。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