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運動的安全問題,一直深受市民關注。據相關部門統計,2021年接報野外被困、山地救援求助相關事件同比增長33.3%,面對近年來在山地運動中逐漸增多的安全問題,如何做好安全措施,推動山地運動的健康發展,成為相關部門重點研究解決的工作之一。
近日,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印發了關于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對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處置時的重點環節,及各單位的工作分工進行了明確,積極構建山地運動風險防范和救援一體化機制,確保預防和救援雙落實。
制定工作通知明確各方職責
深圳市山林資源豐富、海岸線長,戶外探險活動活躍,特別是隨著“山海連城計劃”開展,政府部門對安全管理問題非常重視,經市政府同意,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向有關單位、各區人民政府,新區、特別合作區管委會印發了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要求,要提高對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尤其對風險系數更高的團體——山地運動“背包客”。缺乏專業知識的“背包客”將山地運動視為一般性的娛樂活動,部分有一定專業運動知識的山地運動愛好者,專門挑選危險區域和惡劣天氣“挑戰自我”。“背包客”行蹤難以控制掌握,出險后救助難度大,是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中最大的難點。各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思想認識,深刻汲取教訓,加強風險防范,增強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山地運動管理工作中,通知也明確要求必須在場地開放、線路建設、行業規范、宣傳教育、應急救援等諸多方面,要抓住重點環節和重要人群:一是加強行業管理,清理整頓不合規的社會組織和企業,對相關社會組織和山地運動愛好者進行安全培訓;二是做好風險提示,利用多種形式宣傳科學山地運動知識,提示運動風險,及時推送惡劣天氣、地質災害等信息;三是嚴格賽事活動審批,確保依法依規,安全可靠;四是加強區域控制,對不開放山地運動的區域或開放區域出現極端天氣時,要加強巡查,防止人員進入;五是快速應急救援,加強救援力量培訓,提升應急救援反應能力。
由于山地運動的防范和救援工作,涉及多部門聯動合作,通知明確要求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同合作,確保市民在山地運動中的防范及救援工作能夠落到實處。
響應國家政策推動戶外運動發展
在春暖花開適合戶外踏青的時間節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印發關于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是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福音。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意見》提出要打造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其中冰雪、徒步、登山、攀巖、露營等新的運動方興未艾,而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形多樣,自然遺產燦若繁星,發展戶外運動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一級調研員(市管)王志強稱,深圳印發的相關通知,是及時響應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結合深圳的具體情況,確保給戶外運動的市民帶來更多保障。
王志強透露,近年來,深圳一直在推動山海連城計劃,通過挖掘深圳市自然生態基底,以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為原則,構建“一脊、一帶、十八廊”的生態骨架,實現“連生態、連生活、連生趣”的山海連城格局,助力建設更生態、更宜居、更美麗的深圳,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全球城市典范。印發關于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對山海連城計劃的推動,營造市民參加戶外運動的氛圍都極其重要,遠足徑、郊野徑等步道逐漸增多,登山、徒步穿越等戶外運動人數有所增加就是最好證明。
通知印發后,王志強稱接下來會將相關細則落到實處,尤其是要加強戶外運動愛好者培訓,在培訓組織的資質、相關人員的培訓上,都力爭做到更加全面,更加專業,全方位地推動深圳戶外山地運動的健康發展。
作為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深圳,在戶外運動的相關政策制定上,更要緊跟國家步伐。王志強透露,目前深圳正在研究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戶外運動管理條例》,這一條例出臺后,將會給戶外運動愛好者帶來更多的保障。
及時全面系統規范管理山地運動
據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嘯透露,從2021年整體事故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有組織的活動事故較少,親友結伴、個人出行發生的事故較多,事故數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
2021年,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討小組曾做過統計,中國大陸共發生509起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全年事故發生的活動中參與總人數2852人以上,事故總人數1632人;受傷事故163起(其中兩起受傷事故與死亡事故是同案例),受傷人數180人;死亡事故38起,死亡人數65人;失蹤事故3起,失蹤人數3人;無人員傷亡事故308起,其中,群體性死亡事故2起,死亡25人,皆因失溫所致。
對于山林資源豐富的深圳來說,參與山地運動的人群非常大,馬嘯稱,早在2007年,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就做過社會調查,當時就有超過100萬的登山戶外愛好者,如今15年過去了,相信這個數字已經多了不少,從“深圳十峰”這個活動也可以看出,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30萬人參與了打卡。
“3月3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透露,下一步,將編制戶外運動發展專項規劃。”馬嘯稱深圳能夠緊隨其后,無疑是非常及時的。同時這份通知還明確了山地運動的防范和救援工作,并且多部門聯動,足以看出深圳對山地運動管理的重視,這種系統的保護確實對山地運動愛好者來說非常好。
馬嘯表示接下來市登協也會緊跟市體育行政部門的部署,加強相關的培訓工作,“在疫情影響之前,我們每年能夠培訓5000人左右,如今受疫情影響,每年培訓的人數大致3000人,這在如此龐大基數中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將加強專業的培訓,并且在資質上希望能夠與更多的專業機構合作,全方位地推動深圳山地運動的健康發展。”
戶外運動愛好者稱收到大禮
深圳是創新活力之都,勇于創新,敢于拼搏是深圳年輕人的特質,戶外登山運動人數逐年增加。
對于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印發關于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因為喜歡戶外運動而將家從南山搬到位于羅湖梧桐山腳下的彭先生直言收到大禮,“我特別喜歡戶外運動,尤其是爬山,而且經常會嘗試一些新的路線,敢于挑戰自己,但由于缺乏專業的培訓,對危險系數的評估很沒把握,如今這一通知的出臺,未來會參加更多的專業培訓,讓自己對戶外登山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變得更專業,也更加全面。”
住在大鵬的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背包客”,缺乏專業知識,并專門挑選危險區域和惡劣天氣“挑戰自我”。對于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印發關于做好山地運動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的通知,陳先生稱感謝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眾多部門,在山地運動中的防范及救援工作中能夠給戶外運動愛好者更多的保障。
市民參與山地運動要做好這些準備
在參與山地戶外運動前,深圳市民應盡可能接受較為專業的培訓,對山地戶外運動有全面認識。
在參加戶外運動前要做足功課。提前了解線路情況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首先要了解當地的地理、歷史、人文、習俗、法律法規限制;計算好行程距離、時間和爬升坡度;最重要的還要有應急預案。戶外的物資準備要遵循合適、夠用、輕便、備份四個原則。裝備主要有背包、服裝、照明、急救藥品(外傷類);食品最好是高營養、易消化、合口味;水最為重要,一般清水和運動飲料的比例3:1;夏季3至6升/天,冬季1至2升/天。日常要保持一定強度的體能訓練,積累戶外知識以及經驗,登山時保持平常心。保險也是必不可少,必須購買專業的戶外保險。
此外,在戶外登山時也要遵守安全準則,包括不要跟隨沒有責任感和缺乏經驗的領隊出行。登山隊伍的成員不宜少于3人,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單獨行動。不要心存僥幸,也不要冒險嘗試自己能力或知識所不及之事。迷路時應折回原路,或尋找地勢較高的安全處,并及時發出求救信息靜待救援。沿途標示記號,或依前人所留下的記號辨別方向,切忌在無路的地方攀登。登山隊伍不可拉得太長,應保證隊伍能前呼后應。(黃文)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