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像顯示了全球1.2公里ICON-ESM模擬的快照,放大了阿古哈斯流從非洲南端海岸反射時形成的環。在陸地上,顯示了近地表溫度,在海洋上,顯示了海面溫度,作為結構,疊加了表層水的流速。在圖的右邊,模擬的云場以白色陰影顯示。資料來源:Florian Ziemen/DKRZ
在德國氣候計算機中心(DKRZ)最近安裝的新的超級計算機系統"Levante"上,來自MPI-M和DKRZ的建模專家團隊首次展示了在水平分辨率為1.2公里的情況下運行基于ICON的地球系統(ESM)模型的全三維耦合全球版本的技術可能性。
首次成功運行是在大約三分之一的Levante CPU分區容量(2520個計算節點,兩個CPU 256 GB主內存)上啟動的,每天實現2.5個模擬日的吞吐量,使其成為目前歐洲唯一可以用ICON進行如此高分辨率模擬的超級計算機。ICON-ESM配置已經以生產模式用于科學目的,水平分辨率為10公里、5公里和2.5公里。有了1.2公里的配置,現在已經為一類新的數值模型打開了大門,這將使我們能夠研究氣候變化的局部影響,如極端的降水、風暴和干旱。
這一發展是BMBF資助的WarmWorld項目和歐盟資助的NextGEMS項目的一部分,并將為Destination Earth(DestinE)做出貢獻,即開發一個地球系統的數字孿生體。通過使用運動方程模擬--而不是參數化--濕潤對流、重力波和海洋渦流,能夠使模型代碼更簡單,結果更容易理解,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形成過去、現在和未來氣候的物理過程。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4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