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9日訊(特派日內瓦記者譚芳 記者覃柳瑋)當地時間11月8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全球濱海論壇研討會”在武漢和日內瓦同步舉行。2023年全球濱海論壇將在中國鹽城舉辦,日內瓦會場各締約方和國際組織代表對此充滿期待。
近年來,《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紛紛呼吁建立一個匯聚多利益相關方的全球濱海論壇,促進濱海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積極響應國際社會關切,會同相關公約秘書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盟、天合公益基金會等20余家國際組織和學術機構,攜手籌備搭建濱海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交流合作平臺。
研討會上,江蘇省鹽城市被確定為2023年全球濱海論壇舉辦城市。據了解,鹽城市在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遺產及濱海濕地保護方面開展了持續、深入、建設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濱海城市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成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薩拉·福勒女士(左三)發言,表示期待中國舉辦的2023年全球濱海論壇。特派記者譚芳 攝
研討會上各方代表就如何更好舉辦論壇進行了討論。皇家鳥類保護協會首席貝西·斯佩特認為,中國舉辦2023年全球濱海論壇有助于確保即將到來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真正得到實施。野禽與濕地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薩拉·福勒女士發言時談及,候鳥是地球健康的指標,當它們受到威脅時,必須引起人類的注意并共同采取行動。她表示,野禽與濕地基金會歡迎舉辦全球濱海論壇,因為它為濱海保護合作行動創造了良好平臺。
英國專家皮特·邦廷在日內瓦會場分享了自己對中國濱海地區保護行動的看法。皮特·邦廷的主要工作是為全球紅樹林建立數據庫,分析全球紅樹林的年際變化趨勢。他研究發現,中國的紅樹林分布面積從2010年起逐年增加。紅樹林被譽為“海岸線綠色衛士”,它的分布狀況能體現濱海地區的健康程度。皮特·邦廷認為,全球都應該投入到保護濱海地區的行動中,中國在濱海濕地上的保護行動具有全球示范性,他期待有機會參加明年的全球濱海論壇。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干事布魯諾·奧伯勒說:“中國有個成語叫作百川歸海。我認為這非常適合全球濱海論壇的主題,這不僅是所有的河流都將流向大海的字面意思,在更深層面上,我很欣賞這一成語,這意味著我們都在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那就是保護我們的自然世界。”
【編輯:王戎飛】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