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鐘南山:診斷不能"紙上談兵"必須在患者床邊才能獲得一手資料
鐘南山在問診 廣醫一院 供圖
中新網廣州3月23日電 (蔡敏婕 韓文青)23日,今年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帶隊到正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坦沙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接受治療的兩位疑難病例的床邊,一一進行問診和檢查。
盡管在查房前,主管醫生已經將詳細的檢查材料都給到了鐘南山,但他依舊堅持先到床邊,不能"紙上談兵",必須要走到臨床一線、走到患者床邊,才能獲得一手資料。
近日,上述院區呼吸科收治了兩位患者,一位是54歲的男性,去年2月中旬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頭暈、嘔吐的癥狀,特別是睜眼后癥狀更加嚴重,支氣管鏡、腰穿腦脊液檢查等,發現有奴卡菌菌屬。
另一位則是年僅23歲的女性,咳嗽伴呼吸困難兩個多月,在外院反復插管、拔管兩個多月,后因拔管困難轉院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
針對這兩個病因診斷尚不十分明確的呼吸疑難病例,如何制定下一步的治療策略?鐘南山提前就已經做足了"功課",閱讀了兩人的病歷記錄。
深受疾病折磨的林先生幾度哽咽說不出話來。"沒關系,慢慢說,我們就是來給你想辦法的。"鐘南山坐了下來,像是"拉家常"一樣開始了病情的詢問,在查體和聽診時,從眼睛、喉嚨到手指和腿腳上的舊傷疤,并從中分析與病情的相關性。
隨后,鐘南山又來到第二個病例小詹的床邊,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導致她整個人瘦到不足35公斤,由于長時間氣管插管和乏力,她的聲音嘶啞、極其微弱。鐘南山盡量靠近她的一側,傾聽小詹對自己病情與感受的描述。在為她做聽診檢查的時候,鐘南山用手將聽診器捂熱再放到患者的身體上,這已經成為他從醫六十多年的"習慣"。
"這兩例病例非常值得大家共同探討,涉及多個學科,我們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就是要具備能夠解決疑難病診治的能力,這就需要多學科共同參與、相互支持、相互學習。"鐘南山床邊查房之后,來到報告廳參加病例討論。
通過鐘南山和專家們詳細討論,對這兩位復雜疑難病例,理清了思路,明確了診斷,并制訂了下一步處理方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