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東會的內容,我想只要是真正研究牧原的朋友不會拿不到的,所以不打算像以往那樣完整記錄股東會內容了,利用周末時間簡單記錄一些我參加牧原股東會后的感想吧。
一、人氣不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021 年參會股東人數是 370 人,今年是 102 人,很多老朋友都沒有來參會。
2、5 月 18 號開的股東會,但是我在雪球搜索,直到今天也沒看到幾篇像樣的股東會紀要。
其實也還好了,長時間的豬價低迷、股價低迷,人氣不旺是正常現象,甚至于參會前我還想會不會去參會的只有小貓兩三只哪?居然還有百十號人去參會,已經是難得了,這也是我去股東會的目的之一,看看目前股東們的狀態如何?
二、冰火兩重天:
1、就在會議召開的過程中,我連續收到幾條微信,都是詢問牧原有沒有什么負面信息啊?怎么跌了這么多?我統一回復,牧原挺好的啊,起碼我沒有看到任何令我擔憂的東西。牧原股價及大家的擔憂與牧原經營情況算是第一個冰火兩重天吧,從經營結果以及這次會議給出的很多積極信號看,挺好的。從股價和大家的擔憂程度看,天要塌下來一樣。
2、前面提到想觀察一下參會股東的狀態,我感覺有些人狀態不好,甚至于事后我了解到,有人因為使用杠桿的原因扛不住了,向秦總求援了。我們一幫朋友曾經笑談公司對外交流會上一般只有三句話 " 不擴張了、豬沒養好、現金流緊張 ",我還奇怪怎么今年股東會上釋放了很多積極信號哪,改變低調的傳統了?原因居然是這個。但是我也看到,這次來參會的不乏一些其他養豬公司的業內人士看好牧原、持有牧原,我還看到一些資金體量比較大的朋友摩拳擦掌的籌措資金準備加倉。這算是第二個冰火兩重天吧。
三、投資真難
投資是如此復雜的一個事,什么才是投資?該怎么做才是對的?你的資金性質、知識儲備、性格特點跟你的投資動作匹配嗎?漲了就是對的、跌了就是錯的?那該用多長時間來驗證合適哪?現在是結果嗎 ?
但斌同志雖然自己似乎也沒做到,但是他那本時間的玫瑰,其實意思并沒錯,一定要讓自己做時間的朋友,短期股價有太多變量,很難把握的,即便你能勝利一次兩次,你能永遠勝利下去嗎?能持續嗎?但是一家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還是可跟蹤的、能識別的啊。這些東西愿意相信的人早就踐行了,不愿意相信的人可能只會覺得我迂腐吧?所以才會出現這么多的分歧和冰火兩重天。
所以這里我的感受是,牧原還是那個牧原,朝氣蓬勃、充滿斗志,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日上中天只是時間問題。老秦還是那個老秦,博學、忠厚,整個股東會只是他個人演講部分就有一個半小時,本來董秘是把大家的提問簡化成三個問題的,但是他執意要挨個回答大家的問題,還不時詢問這個問題我說清楚了嗎?對于大家關心的問題,不粉飾、不遮掩,直面大家、直面問題,我想這也是大家天南海北的來參加股東會想得到的吧?一家企業有這樣的領導者,我很安心。
牧原只有一樣不好,就是股價一直不漲,最近還跌了不少,但是我不在意。
四、此時此刻持有牧原的意義
你持有一只股票一直不漲,還說不在意,我估計會有太多人不以為然,你是在做慈善嗎?你是不是自己在騙自己哪?這塊,上面已經說過了,每個人對于投資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就不多解釋了。
我想說的是,未來我國經濟遇到了極大問題,這不單單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全世界的經濟下行疊加了我國過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的雙重共振,假如你觀察和分析了今年 1-4 月份的各方面經濟數據恐怕會很不安的。未來會怎樣?誰也不知道,但是提前做好準備我想是必須的。
這就是此刻持有牧原的意義,在過往分析過的牧原投資邏輯之上的更大邏輯。
這又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我自認沒能力講清楚,所以不展開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偽團座的《驚濤駭浪中,豬糧安天下》和吳敬璉的《中國經濟改革進程》,或許會有很大啟發。
五、股東會的積極信號
簡略說說我聽到和看到的股東會上、會外的積極信號吧:公司愿意積極推進包括回購、增持類的方法來穩定股價;低蛋白日料配方牧原其實使用和探索了近二十年了,未來可能還會有重大突破;一億頭出欄不會是牧原的天花板,綜合體模式沒有卡點,是可復制的;牧原與政府的關系很好,幫助政府解決了很多問題,未來也會有大量有益的合作;牧原員工數量還在增加且人員質量、穩定性都在提升;牧原的二代們快速成長并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屠宰業務持續推進,今年有望扭虧。牧原的現金流狀況挺好,目前正在積極調整、優化負債結構。
最重要的一點,秦總看起來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都不錯。
結束語:
已經很久不寫東西了,這次簡單記錄一些自己參加股東會后的感受和認識,不見得對,供需要的朋友參考吧,也是留給自己,未來驗證對錯用的。
最后我還是想嘮叨一句,我們做投資不能總是線性外推。比如能繁數據和豬價不振,大家很容易就理解為產能去化艱難,未來行業會進入長期微利時代,但是 21 年、22 年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數字與近兩年的生豬價格、仔豬價格不匹配為啥沒人解讀一下哪?
蒼老師說 " 投資的本質是前瞻、市場的本質是供需、商業的本質是競爭 ",我一直覺得說的非常好,那么估值的本質是未來現金流折現,怎么能依據一些短期數據、無法判識真偽的數據下結論哪?
產能去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與養殖成本和資金狀況相關,只與供需關系相關,這是生豬養殖產業的產業特性決定的,那么產業可能進入長期微利時代是什么鬼?正邦前面有雛鷹農牧,后面傲農又大步趕來,豬價再低迷下去,還會有更多豬企倒下的,這不過是常識而已。
巴菲特說只要你的前提正確、事實正確、邏輯正確、你最后就是對的,只有憑借知識和理智,才能實現真正的保守!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與所有堅守在牧原里的股東們共勉。
/xz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