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學(xué)習(xí)《指南錄后序》時,遇到“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一句,學(xué)生提出問題:“‘當(dāng)’字一會兒翻譯成‘面對’,一會兒翻譯成‘在什么時間’,這里又成了‘掌管、執(zhí)掌’,為什么啊?”這個問題有點復(fù)雜,于是我給學(xué)生展示了“當(dāng)”字的字形演變圖。
“當(dāng)”字從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在古典文獻(xiàn)中,字形一直沒有明顯變化,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為“尚”,主要表聲同時兼義;下面為“田”,表示與天地有關(guān)。從字形上看,“當(dāng)”的本義可能是抵押物——“尚”與“田”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為“最好的土地”。許慎《說文解字》說“當(dāng),田相值也”,比如“典當(dāng)”“當(dāng)鋪”的“當(dāng)”就是這個意思。既然是抵押物,就必須是合適的、有價值的,所以引申出“合宜”和“抵得上”兩種意思,比如“恰當(dāng)”“妥當(dāng)”“以一當(dāng)十”等。抵押物可以抵罪甚至變成抵罪物,所以引申出“作為”的意思,比如“長歌當(dāng)哭”“安步當(dāng)車”等。
作為抵罪物,應(yīng)該與被懲罰的罪過相稱,于是有了“適應(yīng)”的義項,比如《荀子·儒效》中“言必當(dāng)理,事必當(dāng)務(wù)”;抵罪物有“擋住懲罰”的功能,于是有了“抵擋、擋住”的義項,比如《中山狼傳》中“有狼當(dāng)?shù)溃肆⒍洹保挥辛恕皳踝 钡牧x項,又可以進(jìn)一步引申為“面對”和“占據(jù)”,比如《木蘭辭》中“木蘭當(dāng)戶織”、《蜀道難》中“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等;無論“面對”還是“占據(jù)”,都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所以又有了“在什么時間或什么地點”的義項,比如“當(dāng)時、當(dāng)?shù)亍?dāng)即”等。
如果再回到“當(dāng)”的字形“最好的田地”,那么自然便有“頂端”的意思,比如“瓦當(dāng)”一詞。“頂端”也可以指人,于是又有了“掌管、執(zhí)掌”等義項,比如學(xué)生提問的“北邀當(dāng)國者相見”就是用了這個義項。但是,“當(dāng)”不僅能表示“頂端”,還可以表示“底端”,比如《韓非子》中“今有千金之玉卮而無當(dāng),可以盛水乎”,這可能是因為抵罪物代表抵罪的底線。
此外,“當(dāng)”與“嘗”字形相近,被通假為“嘗”表示“曾經(jīng)”;與“倘”讀音相近,被通假為“倘”表示“假使”的義項,這兩個通假字要在具體語境中才能區(qū)分。
看到如此復(fù)雜的字形演變,既能作“頂端”又能作“底端”,學(xué)生紛紛表示已經(jīng)“頭重腳輕”,需要認(rèn)真消化一段時間了。(柴海軍)
《中國教師報》2023年05月03日第16版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5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
頭條 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