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后,煥發新顏。其中,建筑外立面呈現出不同色彩,有的暖黃,有的乳白,有的紅褐,有的暖灰,不一而足。
帶來愉悅感的同時,很多人好奇:這些色彩是如何確定的?
視線再望向整個鄭州市區。隨著近些年快速發展,在新開發建設區域,大批新住宅,商務建筑、公共建筑越來越有設計感,建筑色彩也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
鄭州的建筑以哪些顏色為主?未來又將突出哪些關鍵色彩?
這個“網紅”老舊小區,外立面為啥用暖灰色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5號院改造完成后,迎來一撥撥參觀者,成為鄭州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明星小區”。其中,該小區建筑外立面以暖灰色為主,一眼望去十分養眼。
市民好奇:“高顏值”是如何打造出來?
上海東華大學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宋樹德參與了文化路5號院項目的改造提升工作。6月1日,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文化路5號院做前期改造設計時,對于建筑外立面色彩,設計人員進行了反復比較。
宋樹德介紹,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首先要與周邊環境風貌相統一,文化路5號院周邊有大量法桐,道路環境非常好,法桐樹干以棕色、淺黃色、綠色等為主,一年四季,樹葉由綠到黃,我們做方案時就有個前提,建筑外立面整體色彩要與道路景觀搭配。同時,該區域周邊改造提升時,包括部分行政單位和其他居民小區大都以暖色調為主,這都成為重要參考。
另外,宋樹德還提到,由于建設年代早,不少老舊小區外形美感相對不足,外立面色彩作為背景色就要沉下去,最終確定暖灰色,調色時反復嘗試,控制灰度,看如何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在宋樹德看來,鄭州老城區的住宅,以暖色調為主,“不管淺灰、淺黃、淺白或其他顏色,大都比較明朗,淡雅明快。”
河南商報記者也注意到,鄭州市區其他一些老舊小區改造時,淺白色、暖黃色、淺灰色、磚紅色、淺褐色等,都較為常見,也有不同的視覺體驗。“我們小區部分住宅樓建成幾十年,以往外立面曾是磚紅色。這次綜合改造時征求了居民意見,大家對紅色都很有感情,也就延續下來了。”鄭州某老舊小區改造負責人說。
中原科技城,都有哪些主打色
俯瞰鄭州市鄭東新區,CBD、金融島、中原科技城、龍湖兩岸各類建筑……整體營造現代大氣、時尚活力、未來科技的風貌氣質,建筑色彩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6月1日,鄭東新區規劃分局工作人員以中原科技城為例,城市風貌的塑造要重視整體色彩的把控,為凸顯中原科技城國際現代、未來科技的風貌氣質,科技城的主色調采用體現未來科技感的復合灰,“整體看,產業類建筑以冷色調為多,參考國際國內著名科技城建設經驗,通過色譜分析,最終確定中原科技城的主、輔色調。”
在主色調基礎上,中原科技城內不同產業組團分區,在建筑色彩上也有不同特色。
比如,數字文創產業組團,建筑色彩以明快的淺色調、暖色系為主,輔以米色、暖黃色、暖褐色等中高明度色系,彰顯創意活潑的風貌特征;信息技術產業組團,以淺灰色、白色等冷色調為主,輔以類似色互補,為彰顯現代創新的風貌特征;名校創新學院、大數據及人才基地,以米灰色、淺黃色等色調為主,局部輔以暖褐色,增添活力氣息,彰顯開放交互的風貌特征。
鄭東新區規劃分局上述工作人員還以龍湖地區CBD副中心城市的規劃設計為例,根據副中心的定位,結合運河景觀的打造,以沉穩大氣的石材以及玻璃材質為主,整體呈現冷色調,同時,搭配米色、暖黃色、暖褐色等中高明度輔色,體現出副CBD區域的風貌特色。
開發商想采用某種建筑顏色,為啥沒通過
根據規劃行業人士的介紹,住宅類建筑以暖色調居多,商業和公共建筑,冷色調居多。城市建筑用哪些顏色,有一定彈性,可也不能“太任性”。
2018年8月,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關于強化大棚戶區改造項目城市設計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給城市建筑風貌“定規矩”。
《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本著“色調應淡雅明快,不宜濃重灰暗”的原則,住宅建筑外立面主色調應以米白和各種淺淡的冷灰色等低彩度、中高明度的中性色為主,盡量采用明朗的色系,不宜采用彩度過高或明度過低的顏色,避免大面積暗沉色系的使用。禁止使用極端色彩。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設計處了解到,《指導意見》雖注明是大棚戶區改造,但鄭州全市住宅建筑都適用。
采訪中,鄭州市某區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工作人員給河南商報記者講了個事例。此前,鄭州某開發企業將做好的方案報至區規劃分局和其他部門,“開發商希望建筑外立面為大紅色,但與區域控規和城市設計方案中要求的整體風貌十分不協調,最終,開發商的方案被退回修改。”
就城市色彩規劃,鄭州已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一個城市的建筑顏色匯聚到一起,構成了城市印象的一部分。
宋樹德舉例,大家一提巴黎,會說這個城市是乳白色,提到佛羅倫薩,這個城市是米黃色的,提到巴塞羅那,說這個城市是暖色調的,“這都說明,建筑顏色已經成為城市的身份印記。”
他還以國內城市為例,“提到廈門,可能一下子想起鼓浪嶼,鼓浪嶼的磚紅色,綠樹,浪花等,色彩成了一個體系。”
在宋樹德看來,鄭州前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原來的城市風貌中,對于城市色彩等并沒有很好的控制引導,在老城區,各種色彩元素豐富,但不夠和諧,建筑色彩不夠系統化,但近幾年,情形不斷改變,“ 比如最近的城市‘雙改’,各區域將規劃設計前置,對城市建筑風貌越來越看重,成效不斷顯現。
在規劃人士普遍看來,鄭州未來建筑色彩,一方面傳承歷史基礎色調,一方面突出現代感。比如,鄭州有豐富的黃帝文化、黃河文化,商都文化元素,以黃為尚,同時,鄭州是“綠城”,有水系加持,藍綠色是基礎色,商務、會展、科創等行業大力發展,暖銀、亮彩、冷灰等色調越來越多。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為推進城市高品質發展,塑造鄭州市已經開展了主城區色彩規劃研究工作,屆時一旦方案公布,將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進行有力助推。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陳朋沖 通訊員 張陽/文 記者 鄧萬里/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