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不少眼尖的鄭州市民發現,鄭州市很多道路綜合提升改造后,不但美觀整潔,更加高大上,而且一些細節也考慮進去,更加人性化。比如,人行道口原來的硬隔離變成了橡膠隔離樁,即便行人和車輛不小心撞上,也不會輕易受傷。
走訪:多條道路提升改造,人行道上的隔離樁變成軟隔離
5月2日,在鄭州市金水區的經五路和緯五路交叉口,記者看到,緯五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在東南角的人行道口,記者看到,原來的硬隔離已撤掉,換成了銀色的軟隔離。該隔離材質有些像橡膠,這種材質并非特別軟,而是有一定硬度。記者體驗發現,用腿使勁撞上,感覺不到疼痛。
5月6日,在鄭州市惠濟區金達路和銀通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人行道口,記者看到,金達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也已基本完工,新整修的道路平整美觀,人行道口的硬隔離也換成了軟隔離。不過,這種隔離和金水區緯五路那種隔離設施在顏色、粗細及造型上都不一樣,這種是黑色的,較粗,警示條多且是黃色的。
回應:隔離樁的設計更加人性化,行人車輛撞上不易受傷
5月7日上午,鄭州市惠濟區金達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軟隔離是新設計理念,主要考慮到不會碰傷人。原來的隔離是不銹鋼的,現在這種材質,里邊是鋼管,外邊包了一層硬塑料。
“我個人感覺比原來的設計更加人性化一些。據我了解,全市道路改造后大部分都換成了類似這樣的軟隔離。我們是根據新設計要求和理念,依據施工圖紙進行施工的。”該負責人說,據他所知,比如江山路、開元路、三全路包括正在施工改造的花園路等,“都會換成這種軟隔離”。
鄭州市金水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人行道隔離都換成了這種軟隔離,“原來的相對較低,不容易看到,現在這種變高一些,更容易辨識,且軟隔離是考慮到即便行人車輛碰上也不會有啥損失。從設計理念上講,確實更加人性化了”。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寧田甜文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