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一片位于鄭州西三環,準備建設小區的綠地,被迫停工,“這里發現了四座墓葬。”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挖掘項目負責人王鴻馳講道。
這座位于中原區的古代墓葬,四周被住宅和商業區緊緊環繞,“我天天上班經過這里,咋都沒想過這里有墓葬。”一位路過考古發掘現場的鄭州市民感嘆道。
鄭州市區發現四座千年墓葬
2021年4月7日上午,大象新聞記者來到墓地考古挖掘現場,兩萬多平米的建筑工地上,有四個正在挖掘的“坑洞”。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考古發掘歷時一個半月,根據發現的墓葬結構和出土遺物特征判斷,這里有2座魏晉時期墓葬和2座唐代墓葬。
2座魏晉時期墓葬總長約10米,由墓道、甬道、墓室組成,其中一座墓還帶有耳室,“一般耳室就是用來放陪葬品的地方,但是這座墓應該是經過盜擾,隨葬品也幾近盜空。”王鴻馳說。
在魏晉墓葬的西南側,是2座總長約15米的唐代墓葬,相比魏晉時期墓葬,唐代墓葬少了耳室,但多了兩個天井。在唐代墓葬構造過程中,墓道不僅狹窄而且坡度較大,因此古人在墓道的頂部開挖了一些長方形的土洞——“天井”,便于將墓道中的土運輸出去。
魏晉唐時期的墓葬,竟出土了元朝瓷器
此次在西三環發現的4座墓葬,修建考究,墓道、天井的壁面修整光滑,墓室底部殘存的墓磚規格統一,修砌規整。但在考古挖掘中,魏晉時期的墓葬僅出土了2個陶碗和數枚五銖錢,唐代墓葬也只發現了銹蝕嚴重的鐵醮和鐵耙。
大象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次發掘的4座墓葬在元代之前就已經被盜墓團伙多次光顧,其中一座唐墓的墓室上方,發現了直徑近1米的盜洞,盜洞內發現了元代的瓷碗、瓷罐等。工作人員表示,該墓葬在元代之前就已經過盜擾。
因為少了隨葬品以及墓志銘,考古工作人員也無法斷定墓主人的大概身份,“唐代一般平民的墓,只有一個直上直下的墓坑,雖然沒有陪葬品,但是通過墓的結構大概可以看出,墓主人家里的經濟條件還是比較好的。”王鴻馳說。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稱,雖然墓葬被盜嚴重,但通過本次發掘,能對該區域內魏晉至唐代時期的文化遺存有更深的了解,后期對這片墓葬會進行回填,開發商可以繼續進行商業建設。
大象新聞記者 張嘉憶 楊燦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