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9日起,頂端新聞·大河報接連刊發“獻計鄭州停車管理”系列報道后,有眾多市民和網友紛紛對鄭州停車管理提出了建議,大河報記者對市民反映較多的建議進行了整理,梳理出市民和網友最為關注的五大問題。
3月11日,記者先后采訪鄭州市規劃、交警、城建、房管、停車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對這五大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問
小區停車位“只售不租”能否改為“以租代售”?
答:業主要求承租尚未處置且空置的規劃車庫、車位,建設單位不得以只售不租為由拒絕出租
鄭州很多新小區,開發商對車位“只售不租”,使很多人買完房子后,無力再承擔車位,所以將車停在路邊,堵塞交通。而買車位的業主又覺得不方便,時常舉報,產生矛盾。那么,鄭州房管部門能否與開發商溝通,將“只售不租”變“以租代售”?
根據《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業主要求承租尚未處置且空置的規劃車庫、車位,建設單位不得以只售不租為由拒絕出租。第八十七條,建設單位對業主要求承租的車位、車庫只售不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根據職能調整,該項行政處罰已由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依法查處。
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加強對開發企業的引導,鼓勵企業保持一定比例的車位進行出租,并合理確定地下車位租售價格,盡量滿足業主需要,提高地下車庫的使用效率,緩解停車難的問題,共同創造有序的停車環境。
問
公園、地鐵地下空間,能否修建停車場?
答:最快12日可以出回復結果
鄭州主城區車位最緊張,居住人口多,每天上班、辦事的市民也多。有人說,就算將所有道路都規劃上停車,也不見得夠用。
能否利用老城區修建公園、地鐵等建設工程,開發地下空間,修建地下停車場呢?
記者從鄭州市停車管理中心了解到,利用修建公園、地鐵等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鄭州市政府也有相關文件,包括地鐵施工也有相關理念,如:在四環大型地鐵中轉站修建停車場,鼓勵市民停車,乘坐地鐵。鄭州規劃部門應該有相關工作。
3月11日上午,記者趕到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相關工作,但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全局都在開會,需要向相關業務處室咨詢,才能給記者回復。
下午4時許,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按工作流程,已將問題轉到相關業務處室,業務處室需要整理資料,最快12日可以出回復結果。
問
機動車增長快,會否以限購緩解停車難?
答:不會,但是會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鄭州市機動車數量有近500萬輛,而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長,遠遠超過每年修建車位的數量。
鄭州會否像北京、上海一樣限制號牌發放,限購機動車?
記者從鄭州市交警支隊和停管中心了解到,限制號牌發放、限購機動車不是鄭州市能夠決定的。只有國家相關部委出臺相關文件,才會有實施的可能。
通過網絡查詢,記者看到,在今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例行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嚴鵬程曾表示,要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號牌指標投放。
問
公共停車資源收費多少和用途能否公示?
答:要求各區必須對資金情況進行公示
鄭州公共用地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的收費總額和用途能否全面公示,讓市民實實在在了解其收了多少?用途如何?這樣可以讓市民更容易接受收費停車。
鄭州市停管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今年的政府相關文件中,專門對停車收費用途等有一個新要求,要求所有收取到的公共資源停車資金,除了用于管理員工資、施劃車位維護、更換等費用外,剩余部分要全部用于停車場建設。
在該相關文件中,還要求各區必須對資金情況進行公示。目前,鄭州智慧停車系統也在更新,下一步,所有收到的費用,會直接清分到各區財政賬戶上,不再有中間環節。
問
路邊車位為何被改為夜間,會否再改回?
答: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改變
前段時間,鄭州為了增加夜間車位,把好多白天可以停車的路邊車位取消了,改成夜間停車位。
為什么要把這些停車位改成夜間車位?是否會改回來?
鄭州市停管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新標準要求,如果在市區道路非機動車道內施劃路內停車位,其剩余寬度不足1.5米,是必須施劃為夜間停車位。之前,鄭州市在施劃夜間停車位時,有部分道路不符合新標注要求,所以被改了夜間車位。
按照新標準和市里相關領導提出的要求,市區內只要是能施劃全時段路內停車位的道路,現在都已進行施劃。不能施劃的,則施劃為夜間停車位,或者不進行施劃。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改變,除非是道路發生變化,如道路擴寬,非機動車道施劃停車位后剩余寬度達到1.5米。
另外,雖然市區部分道路路內停車位被改為夜間車位,但全市的全時段路內停車位并沒有減少,總量已從2019年1.6萬個增加至3.6萬個。
記\者\手\記
解決鄭州停車位缺口,市民出行習慣也需改變
連日來,在“獻計鄭州停車管理”系列報道中,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大數據局、鄭州市城鄉建設局、鄭州市停管中心等相關單位,了解到鄭州市中心城區約有300萬輛機動車,可普查統計的鄭州四環以內停車位數量只有近120萬個,如果按照國家相關部委規定,城市機動車數量和停車位配建比例是1.1到1.3。那么,鄭州市配建停車位數量缺口就有200多萬個。
對于解決鄭州停車難,建是根本,但也要由土地、規劃、建設、管理四個方面“齊步走”,才能實現。相關人士認為,鄭州市目前停車位不足,要通過規劃和建設先導,土地使用要合理規劃,以防空間不足;地下車庫、立體車庫等因資金問題推廣難、建設難,都是制約鄭州停車發展的主要原因,尚需打破局面。
近年來,鄭州市每年都會提出新建5萬個停車位,相關管理部門也在“絞盡腦汁”提升公共停車位的使用率,但比起200多萬的缺口,仍是嚴重不足。為此,今年鄭州首次將停車基礎設施建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政府部門能如此重視民生停車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有好的政策一一出臺、發布,大河報也會持續關注,與廣大市民一同見證鄭州停車難的緩解。
采訪中,記者還對比了其他城市和地區。比如:經常在港片電影中看到停車樓,里邊每層都能停放很多機動車,且真實的香港,也是建造了很多這樣的停車樓,緩解停車壓力。但在鄭州,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停車樓。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雖然修建停車樓的成本也不低,但后期維護費用低,使用壽命長,比起幾分鐘取一輛車的立體車庫更大、更實用。
當然,想象有可能會實現,也有可能實現不了。但在當下,記者覺得相關部門專業人士說的很好,鄭州有地鐵、有公交車、有出租車,還有共享單車,想去哪兒,乘坐公共交通多能滿足,把汽油錢和停車費省下來,帶著家人去旅游,不香嗎?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帥文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