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有好幾只紅腹錦雞下山,再早十分鐘就能看到了。”3月4日,三門峽市陜州區(qū)張汴鄉(xiāng)草廟村村民余治民向來人打招呼,一只手提著半空的鳥食桶。
聽到這句話,由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前來調(diào)研對紅腹錦雞保護立法的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七屆人大代表環(huán)境保護專業(yè)小組成員及林業(yè)部門負責人等一行人員不免有些著急。
“才八點多,咱們先進攝影棚,安靜等一等。”七屆人大代表環(huán)境保護專業(yè)小組組長張明云看了眼手機。
屏氣凝神,不到十分鐘,三只“金項火背、斑尾揚翹”的紅腹錦雞下山了。
紅腹錦雞作為我國特有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今不僅在甘山森林公園出沒,靈寶市、盧氏縣等秦嶺余脈都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足跡。
近些年,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堅持以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為指導,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推動自然保護地建設(shè)為抓手,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全國首部保護白天鵝的地方性法規(guī)《三門峽市白天鵝及其棲息地保護條例》于2017年正式實施。
乘保護白天鵝立法“東風”,有著多年拍鳥護鳥經(jīng)驗的張明云作為三門峽市人大代表在2019年提出對紅腹錦雞立法保護的議案,并報送省人大常務(wù)委員會,已經(jīng)通過,“這次調(diào)研是為下一步立法做最后堅實基礎(chǔ)。”
“保護白天鵝立法效果非常好,不僅天鵝受益,還提高了市民對鳥類的保護意識,黃河濕地三門峽段生態(tài)逐年改善,去年吸引大鴇、黑鸛、青頭潛鴨等一百多萬只野生鳥類齊聚于此。”張明云介紹,“如果立法通過,這將是全國首部保護紅腹錦雞的地方性法規(guī)。”
美好的相遇不過三五分鐘。三位來自廣東深圳的攝影愛好者引起調(diào)研人員的注意,“我們?nèi)珖鞯嘏镍B,在三門峽拍攝的天鵝、紅腹錦雞背景真靚,光線好、生態(tài)好、環(huán)境好。我們?nèi)ツ昃蛠砀噬脚腻\雞,那時候拍攝點還沒修臺階。”
“搭建拍攝棚、修路,都是三門峽市委、市政府掏腰包。”調(diào)研人員和攝影愛好者交流起來,了解其他地方經(jīng)驗做法,尋找差距。
不多時,調(diào)研人員又步行上山,為三門峽市“一紅一白”兩種市鳥都能獲得地方法規(guī)保護,繼續(xù)考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龔鳴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