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區要加快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1月28日,
河南省省長尹弘主持召開
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議,
會上明確提到,
“要落實好實驗區發展規劃,
圍繞構建鄭州大都市圈,
加快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這種提法,
引發了廣泛關注。
我省對航空港區有了新的定位和要求,
——“加快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是啥概念?
如何打造?
打造后,
對航空港區乃至鄭州、全省發展
又有哪些助推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鄭州市對航空港區的定位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副城,此次省長尹弘再次提出后,這種定位也進一步明確。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陳耀也注意到了這一提法。2月2日,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副城不同于副中心城市,“比如河南省要推進鄭州大都市區、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副中心城市的空間尺度和能級往往更大。”
陳耀分析,副城更多是空間層面、側重市域的概念,對應的是主城,同時副城在能級和功能上和主城有一定差別,更加突出某些特定功能。
陳耀還是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長,以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藍皮書》的執行主編,他注意到,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除鄭州外,副城這個提法還比較少,不過有類似一些功能區域,比如通州之于北京,突出行政職能。
陳耀分析,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根據發展需要,在主城區外一定空間區域集中承接或發展特定的城市功能,打造一個副城是自然而然的,“鄭州GDP進入萬億俱樂部,人口破千萬,城市規模擴大、能級提升,進一步發展時,航空港區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也是一個引擎。”
“鄭州航空港區是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給河南這一內陸省份創造了一種發展機會。” 陳耀認為,鄭州作為內陸城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尤其是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背景下,通過將航空港區這個對外開放窗口打造為副城,能加快鄭州市、河南省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有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從機場到臨空經濟區再到副城,
航空港區發展可以說是迎來了又一次飛躍!
“航空港區從最早的一個普通的客運為主的機場,依托航空樞紐優勢,開始發展貨運,打造集航空、高鐵、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于一體的綜合樞紐,發展優勢經濟形態,逐步演變成臨空經濟區,獲批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一次非常大的飛躍。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副城,功能更加完善,能級再次提升,也是又一次顯著的飛躍。”陳耀說。
省社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韓鵬有長期關注航空港區發展。韓鵬介紹,在最早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目標就是發展航空經濟,建設航空城;到2018年,鄭州市發布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提出,優化主城,加快建設航空城,形成“雙城引領”的空間形態和格局,突出了航空城在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的作用。
看到這里,
問題來了,
航空港區如何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將帶來哪些改變?
根據河南日報的報道,1月28日,尹弘主持召開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議上,尹弘提到,圍繞構建鄭州大都市圈,加快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建設全省重要的高端產業集聚高地。
尹弘具體提到,(航空港區)要培育特色集群優勢,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圍繞智能終端、智能裝備等領域強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會展、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提升產業發展能級;要鞏固提升現代國際化綜合交通樞紐和開放平臺優勢 ,提升機場功能、加快平臺建設,進一步增強實驗區開放引領作用。
另外來自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的消息,2020年8月4日,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在鄭州航空港區調研時也提到,要高標準建設國際化特征鮮明的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徐立毅還具體提到,(航空港區)要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對接,聚焦以速度經濟為特征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對外開放為引領的服務型產業;要持 續擴大開放,進一步發揮綜合交通樞紐等比較優勢,完善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體系和國際國內聯動的對外開放體系,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開放高地;要強化產城融合,著眼于未來百萬級城市的發展需要,科學規劃布局產業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各類城市功能,加快形 成“公共服務中心+機場樞紐+若干功能區”的組團式發展結構。
在觀察人士看來,結合上述表述,對外開放高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集聚高地,國際化,產城融合,組團式發展等都將是未來副城建設的關鍵詞。
陳耀和韓鵬分析,航空港區未來要鮮明地體現國際化特色,需要在城市建設中體現更多的國際化元素,包括產業生態、公共服務、基礎配套、文化元素的國際化特征,國際化的社區、各類學校、醫院,更多國際化的標識。同時,航空港區的通道建設還要不斷擴大,不斷開辟國際航線,目前機場正在開展三期建設,都是在適應未來發展。
具體怎么做呢?
一句話總結就是:
增加與主城區的交通連接,
配套設施要著眼百萬級城市發展需要
航空港區定位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
被普遍認為是航空港區發展的一大利好。
但也有很多人認為,
航空港區目前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承擔好“副城”角色,
航空港區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1月28日,尹弘主持召開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議上,尹弘就提到,要放大實驗區的區位交通、資源稟賦等優勢,積極應對主導產業支撐較弱、城市建設較慢、管理體制機制不順等困難挑戰。
2月3日,關注航空港區發展的多位觀察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一直以來,國家、省市對航空港區都十分重視,也給予其較多的資源和支持,但航空港區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區域上投入資源進行建設,很容易“撒胡椒面”,建議聚焦、集約式發展,建成一個區域,興旺一個區域。
在航空港區生活和工作的人看來,目前航空港區與鄭州主城區的交通連接還不夠多,希望能加大與主城區的聯系,比如地鐵11號線加快上馬,規劃的K1線路加快建設,只有交通連接的速度更快了,效率才能更高,“一主一副”的銜接才會更加緊密。
另外他們還提到,目前航空港區南北區域發展還不平衡,人口導入效果還不佳,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資源還不完善,很難形成良性循環。根據發展思路,航空港區要著眼于百萬級城市的發展需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公共設施建設要提前規劃布局,更加宜居宜業。
作為未來鄭州城市版圖拓展主方向的航空港區,此次新增國家中心城市副城的定位,進一步凸顯了其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大都市圈中的重要性。
定位有了、發展規劃有了、
未來的配套設施要跟上呀!
很多人都說,過去十年,鄭州變化很大
相信未來幾年,鄭州的發展將有更多驚喜!
別老說鄭州不好,
隨著鄭州的發展進程提速,
未來的鄭州不知道會讓多少人羨慕!
你是不是很期待?
(河南交通廣播)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