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探索設立鄭開同城化示范區,深入推進鄭新、鄭焦、鄭許一體化發展,推進構建“軌道上的都市圈”,引導產業在都市圈節點城市合理布局、錯位發展,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覆蓋面。
那么,鄭州建設大都市區,構建大都市圈“朋友圈”,該如何謀劃呢?1月30日上午,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綱要(草案)》提出,以規劃建設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為引領,打造中原城市群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鄭開】
謀劃建設1~2條鄭開連接快速通道,鄭開同城化將探索居民服務一卡通
從鄭汴一體化到鄭開同城化,鄭州與開封這兩座古都之間,將發生更多、更密切的故事。《綱要(草案)》提出,在鄭開同城化發展上,以規劃建設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為引領,強化鄭州和開放資源要素同籌同用、城市功能聚合互補、產業體系錯位布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打造中原城市群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以生態保護為特色,以公共服務為引領,以文化科教為支撐,以現代產業為基礎,規劃建設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以鄭民高速為界,北區規劃協同建設區,在核心區集中規劃建設一批交通、教育、衛生等涉及民生的標志性項目,引導鄭州優質資源向周邊區域延伸,帶動全領域同城化。
南區規劃統一建設區,與航空港實驗區統籌規劃融合發展。聚焦規劃管理、生態保護、土地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政策,深化制度創新,著力打造黃河生態保護發展樣板區、創新要素集聚融合轉化區、同城化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和諧共享宜居宜業標桿區,建設成為全國區域同城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和標桿。
一方面,以快速通道和軌道交通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鄭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省道317,謀劃建設1~2條鄭開連接快速通道。積極推進軌道交通K2快線規劃建設,推進軌道交通通勤化、城際公路快速化、城際客運公交化,實現鄭開交通同城。協同推進水電氣、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建設和鄭開第五代移動通信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網絡一體化布局。
《綱要(草案)》提出,加快鄭開科創走廊建設,做好中原科技城、龍子湖智慧島、鯤鵬軟件小鎮和金水科教園區。鄭州和開封還將協同建設雁鳴湖—官渡—杏花營—朱仙鎮—尉氏縣的區域生態綠心,共同打造集濕地、森林、河湖、農田等為一體的沿黃百里綠色生態長廊,加快鄭開兩市沿黃河濕地公園建設。
在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方面,《綱要(草案)》提出,推進實施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探索建立兩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互認機制。鼓勵老人異地養老,實現市民卡及老人卡互認互用。推動建立協同運行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
【鄭許】
多條鄭許快速通道將持續推進,加速鄭許一體化進程
《綱要(草案)》提出,強化輻射帶動,建設引領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都市圈,加快許港、鄭新、鄭焦等產業帶建設,加強產業園區和科技平臺合作共建,推進產業圈梯次分布、鏈式配套、緊密協作。加快建設軌道交通網、城際快速路網,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籌生態空間布局,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在鄭許一體化方面,依托綜合交通走廊,推進鄭許中心城區和沿廊道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形成產業、城市與生態共生共融的城市組合區域。加快建設許港產業帶,大力發展智能終端、高端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及現代物流、跨境電商、商務會展等現代服務業。
根據《綱要(草案)》,加快推進鄭許市域鐵路、鄭南高速鄭許段、華夏大道南延(省道225)等鄭許快速通道建設,以及國道234、省道227、省道228等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前期工作。推動打造新鄭和長葛中間地帶生態涵養區,推進南水北調渠水系生態廊道、區域干線交通生態廊道建設,協同開展跨區域河流改造提升,推進鄭許生態環境協同建設。
【鄭新】
鄭新一體化,將打造鄭新連通水系生態景觀帶
鄭州如何跨河發展,鄭州與新鄉將怎樣融合?《綱要(草案)》提出,加快鄭新產業帶建設,推動鄭州、新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協作聯動,打造鄭新一體化發展創新產業走廊。加快推進鄭濟高鐵公鐵兩用橋、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等鄭新快速通道建設,以及省道225等普通干線公路前期工作。
《綱要(草案)》提出,共同推動黃河生態流域保護,建立健全跨區域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共建鄭新快速通道、南水北調中線、黃河水系等生態廊道,打造黃河國家文化生態走廊、鄭新連通水系生態景觀帶。
另外,加快鄭新兩地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一體化,提高鄭新兩地通勤人次,促進生活便利化。
【鄭焦】
鄭州、焦作發揮山水文化旅游優勢,打造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品牌
少林功夫,太極功夫,嵩山與云臺山,鄭州與焦作,隔河相望,應該如何融合發展?《綱要(草案)》提出,加快鄭焦產業帶建設,依托交通走廊、產業基礎、創新平臺、生態資源,發展現代物流、裝備制造、創新創意、健康養生等產業。依托鄭州、焦作山水文化旅游優勢,聯動做強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品牌。
推進焦平高速跨黃河大橋、國道234、國道207等鄭焦快速通道建設,開展省道232等國省干線前期工作。加強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探索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等方面資源共享。
【協同】
鄭州都市圈將“出圈”發展,聯動建設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
鄭州都市圈,如何與國內其他都市圈協同發展?《綱要(草案)》提出,推進鄭洛西協作發展,加強鄭州都市圈與西安都市圈、洛陽都市圈、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強化優勢共塑和互補協作,聯動建設鄭(州)洛(陽)西(安)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培育全國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依托鄭洛新和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優勢,以鄭開科創走廊發展為基礎,沿著G30(連霍高速)東西向整合沿線創新資源,謀劃建設G30黃河科創走廊,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創資源、文化旅游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帶。
記者了解到,鄭州將發揮鄭州在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作用,加強與山東半島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和蘭州—西寧城市群等合作,積極推動流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治、重大基礎設施共謀共建、產業合作和文旅資源協同發展,推進黃河全流域城市群聯動發展,構建沿黃先進制造業走廊和黃河文化旅游帶。
《綱要(草案)》提出,深化重點區域合作發展,加強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合作,建立推進機制,謀劃成立承接產業轉移專門機構。充分發揮航空港實驗區主陣地作用,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合作,加快豫滬合作科技城項目建設,積極融入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
另外,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健全產業、技術、資本合作機制,積極承接以高等教育、科研院所、金融后臺等為重點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高科技產業和高層次人才入駐。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文 白周峰 攝影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