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鄭州市緯五路上,一批共享單車正在被裝車運走。工作人員說,1月底前將有數萬輛共享單車被清運出鄭州市場。
這一消息在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獲得證實。“鄭州市區內的共享單車將由16.2萬輛調整至13.2萬輛,1月底前,3萬輛共享單車將全部完成清運回收。”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停管處處長張春告訴記者。
在鄭州市民的印象中,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曾經占據了大街小巷。但這一現象從2019年開始發生了變化。
“2019年前鄭州市區的共享單車數量最多時超過60萬輛,車輛亂停亂放、破損不及時回收等問題,給市民生活和城市管理帶來了不少困擾。”張春介紹,為扭轉這一困局,2019年1月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邀請第三方機構,對鄭州市區共享單車需求量進行科學評估,并及時核減。
經過此次“瘦身”,鄭州市區的共享單車由60余萬輛迅速減少為約38萬輛。之后又有近9萬輛“小黃車”經市場自行淘汰,撤出了鄭州。到2019年年底,鄭州市區內的共享單車數量不超過18萬輛。
市場與管理始終保持著動態變化,為加強對共享單車的有序管理,2020年年初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啟動對共享單車企業的季度考核,并根據綜合得分獎勵企業增加投放車輛或懲治企業減少投放車輛,同時采用大數據管理,通過小程序逐一核準進入鄭州市場的單車數量。
“到2020年年中,鄭州市區的共享單車經過多輪‘瘦身’后,已降至16.2萬輛。”張春說。
此次,鄭州市城市管理局決定對3家共享單車企業的市場配額進行核減,其中,青桔市場配額由6.2萬輛調整至4.9萬輛;哈啰單車市場配額由5.1萬輛調整至4.1萬輛;美團單車市場配額由4.9萬輛調整至4.2萬輛,核減總量達到3萬輛。
在鄭州,共享單車屢屢“瘦身”,原因何在呢?
“首先,前期核減共享單車主要是為了維護城市的靜態交通環境,使之有序化、規范化;其次,共享單車市場的自行調整,使得車輛總數減少;再次,伴隨鄭州市公共交通承擔能力的不斷提升,市民對共享單車的需求出現縮減。”張春說。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詢問他們對共享單車“瘦身”的看法,八成支持共享單車科學性核減。“前兩年商家頻繁推出各類優惠活動,那時使用共享單車的次數較多,現在,鄭州陸續開通新的地鐵線,公交線路也在不斷增加,所以騎共享單車的次數少了。”市民王兵說。本報記者李林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