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文圖
5月14日開幕的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鄭州市市長王新偉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干貨”滿滿,據悉,去年鄭州市GDP達11589.7億元、占全省的21.4%、總量居全國城市第15位,較上年前移1個位次。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帶你一起通過六大關鍵詞對報告進行解讀。
【關鍵詞
GDP
過去的一年,鄭州交出了一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初步核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城鎮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年末登記失業率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
據悉,鄭州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589.7億元、占全省的21.4%、總量居全國城市第15位,較上年前移1個位次;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2.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24.4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0.2%、22.7%;進出口總額4129.9億元、占全省的72.3%,居中部城市首位、省會城市第5位。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6萬戶。鄭州晉身全球經濟競爭力城市100強、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100強、全國數字城市10強。
【關鍵詞
一批項目落地,數字鄭州
去年,鄭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新增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4家。高技術產業增長10.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2.4%,上汽數據中心等243個項目開工建設,明泰鋁業高精鋁板帶箔生產線等246個項目竣工。中鐵裝備等23家企業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試點示范單位,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實現“零”突破,“上云”企業達1.3萬家、占全省的40%。成功創建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和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同時,鄭州去年現代服務業發展提檔增效。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200億元、占服務業比重達18%;新增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2家,鄭商所新增上市品種6個。網絡零售額增長18.5%、快遞業收入增長16.6%、物流業增加值增長9.5%。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3億人次、增長14.5%,實現旅游總收入1598.9億元、增長15.2%。
此外,鄭州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阿里巴巴、海康威視、中國電子、紫光集團在鄭落地。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開工。國家大數據綜試區核心區實現產值300億元。下一代信息網絡、信息技術服務入選國家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數字鄭州“城市大腦”項目啟動建設。
【關鍵詞
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第一 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通過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去年,鄭州市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據悉,鄭州市去年機構改革持續深化,市縣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在機構改革的同時,“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政務服務“周末不打烊”,172個事項憑身份證“一證簡辦”,261個事項實現“掌上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壓減至100個工作日內,“聯合輔導”模式全國推廣。企業開辦注冊3天完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辦結、單辦業務實現“當場辦”。這也促使了鄭州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第一。成功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榮獲國家“守信激勵創新獎”。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2.1億元,減稅降費271.1億元。
在改革推進的同時,開放也在加快進行。去年,鄭州“四條絲路”協同發展,“空中絲綢之路”,完成旅客吞吐量29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2萬噸,保持中部“雙第一”。航空口岸全面實施“7×24”小時通關。“陸上絲綢之路”,班列開行1000班、貨重54.1萬噸,分別增長33%、56.1%。國際陸港“一干三支”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通過國家驗收。“網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交易額107.7億美元、增長24.6%。“海上絲綢之路”,實現與青島、連云港、天津等港口無縫銜接,海鐵聯運完成1.1萬標箱。
據悉,鄭州開放平臺也持續完善。自貿區鄭州片區形成創新成果140項,新注冊企業1.5萬家、注冊資本1811億元。去年,鄭州引進域外境內資金2235億元、增長6%。引進世界500強企業6家,實際吸收外資44億美元、增長5%;上汽全球數據中心、APUS全球第二總部等新興產業項目落地。
【關鍵詞
城鎮化率達到
去年,鄭州新型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城鄉融合步伐加快。通過統籌推進老城區復興、新城開發和鄉村振興,鄭州城鎮化率達到74.6%。
樞紐建設也在去年持續提檔升級,累計開通客貨運航線242條,鄭州獲批全國唯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鄭萬、鄭阜高鐵河南段通車,米字形高鐵網初步成形。軌道交通三期規劃獲批,農業路高架、金水路西延等道路建成通車。入選全國第二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去年,鄭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1174個、完成投資2096.2億元;新建停車泊位6.2萬個。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覆蓋率74.3%、無害化處理率100%。同時,生態建設成效凸顯,國土綠化20.76萬畝、森林撫育8.26萬畝;鐵路沿線、生態廊道五項整治連通綠道530公里;市區新增綠地3455萬平方米,建成公園、微公園、游園460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05%,碧沙崗、紫荊山等公園拆墻透綠。
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都市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新建農村公路158.9公里,所有行政村農村公路實現“雙通”。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完成農村戶廁改造25.2萬戶。創建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83個,建設美麗鄉村32個。
【關鍵詞
全市
聚焦三大攻堅戰,去年鄭州短板弱項加快補齊,去年鄭州全市181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存量貧困人口1715人全部脫貧。與此同時,鄭州累計投入3.23億元助力盧氏縣如期“摘帽”。
據悉,鄭州去年污染防治攻堅也在深入推進。PM10年均濃度指標提前一年完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京津冀“2+26”城市、全省18個省轄市排名同比均提升2位。秋冬季PM2.5改善率在“2+26”城市居第3位,重污染天數下降率在“2+26”城市排并列第1位。
為了讓天更藍,鄭州全面開展工業企業綠色績效評價,規模以上企業煤炭消費總量削減168萬噸,完成工業企業深度治理1270家、整治“低小散”企業1152家,全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改;新增新能源公交車1000輛、出租車6444輛。完成清潔型煤“雙替代”近7萬戶,全市散煤實現清零,“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清零。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扎實推進。非法集資案件有序化解。全市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處于合理區間,省交辦問題樓盤化解率81.5%。
【關鍵詞
市區中小學新開工
去年,鄭州突出普惠共享,民生福祉實現新改善。
據悉,鄭州去年全年民生支出1494.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2%。32項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就業11.5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62億元,“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新增公辦幼兒園113所、學位3.8萬個;市區中小學新開工34所、新投用23所、新增學位3.6萬個,新開工普通高中4所。中小學午餐及課后延時服務受到好評。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成效明顯;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鄭州模式”獲評全國優秀信用案例;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通過復審,獲批國家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同時,去年,除了奧體中心建成投用外,鄭州還啟動建設各類博物館39家;新建遺址生態公園22處。建成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0個、城市書房55處,全民閱讀工作全國領先。“舞臺藝術進鄉村、進社區”演出1200場。建業電影小鎮等一批文旅項目建成開放,宋城黃帝千古情等文旅項目基本完工。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100余項、國家(省)級賽事8項、國際賽事12項。
鄭州去年還新建改建標準化農貿市場20家,新增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單位、餐飲示范店、食品小作坊示范單位各100家,完成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農貿市場)信息可追溯建設100家。加大豬肉、蛋、菜政府儲備投放,市場供應充足、物價基本平穩。建成保障性住房9.3萬余套,分配公租房1.1萬套,安置房竣工2832萬平方米、網簽10.1萬套,回遷群眾17萬人。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