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擺攤鏟子小桶熱賣
家住西海岸新區世紀新村的李國慶老漢已經71歲了,平時喜歡到海邊溜達。當天上午,他看到市民挖上來的海蠣子個兒特別大,有些眼饞,但他患有腰間盤突出,不能下海去撿,于是干脆拿了個秤,在岸邊以每斤兩塊錢的價格收購,哪知一下子竟收了80多斤。“這么大個的野生海蠣子最鮮了。 ”李老漢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商販瞅準了商機,帶著小桶、小鏟子和礦泉水在岸邊步行道上擺攤賣,生意不錯。 “按照以往規律,每次暴風雨過后,這片沙灘上都會有很多海鮮可撿,昨天晚上我就籌劃這個事了,我是今天早上6點多鐘來的,到現在掙了能有200多塊錢了。 ”在岸邊擺攤的王先生笑著告訴記者。
臺風吹上來“滾灘蠣子”
當地一位漁民告訴記者,海蠣子的收獲季節一般是在冬季和春季。那么這片沙灘上的海蠣子是從哪里來的呢?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一位技術人員介紹:這種海蠣子應該是野生的,但不像淺海的野生蠣子那樣長在礁石上,而是懸浮生長在深海里,市民一般很難吃到,俗稱“滾灘蠣子”。因為其生長期比較長,特點是個大、肉肥、味鮮。“利奇馬”來臨時,大風使海水形成狂海流,將這些藏在深水的海蠣子大片大片地帶了出來,送到了沙灘上。它們可謂是“利奇馬”送來的特殊禮物。也有當地老漁民猜測,其中一部分海蠣子應該是漁民在附近海里養殖的,被巨浪打散后推到了沙灘上。
據了解,近幾天,靈山灣淺灘仍然會有蛤蜊、海蠣子、海虹等海鮮可挖撿。另外,這幾天海上風浪依然會比較大,當地海洋發展部門提醒市民前去挖撿時一定要注意潮汐變化,注意人身安全。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