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麗媛)5月21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2019年鄭州市區小升初政策。政策規定,公辦初中依然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民辦初中采用電腦派位和學校面談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一次報名,兩所學校,三次機會”。
公辦校就近入學,民辦校電腦派位
據了解,2019年,鄭州市區普通初中計劃招生1449個班,比上年增加52個班。其中,公辦初中計劃招生1088個班,比上年增加59個班,民辦初中計劃招生361個班,比上年減少7個班。
在招生方式上,公辦初中依然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跨區報名時間為6月13—15日。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實行統一報名,報名學生數未超招生計劃數的學校,實行“注冊入學,直接錄取”。每位小學畢業生可以選報兩所民辦初中學校參加面談,但只能明確其中一所為電腦派位學校,實現“一次報名,兩所學校,三次機會”。
其中,電腦派位實行“三次隨機,一次性錄取”。首先展示報名學生基本信息,隨后利用計算機隨機確定每位參加電腦派位學生的派位號、錄取方向、閉合鏈環點(即錄取方向起始點),最終確定新生的錄取結果。
鄭州市教育局提醒,未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學生,如果就近劃片學校有學位,則分配進入就近劃片學校就讀,如果學位已滿,則分配到有空余學位的公辦初中。
今年,鄭州市區試行公辦、民辦初中學校同一平臺、同步報名,探索同步招生,各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各區教育局和各小學不得向民辦初中推薦學生。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學校,以4:6的比例實行電腦隨機派位和學校自主招生相結合的方式招生。
鄭州外國語中學推薦生入學制度實行各區小學推薦、區中招辦審核、市中招辦審批的辦法。鄭州市教育局要求,綜合素質合格、外語能力突出的學生確定為推薦對象,推薦工作要做到名額公開、條件公開、方法公開、結果公開原則,接受學生和家長監督。
隨遷子女入學須提供“四證”
政策要求, 鄭州市區小學畢業生原則上以小學畢業生家庭真實住址所在路段、街道等所在社區居委會為基本單位,相對就近升入初中。小學畢業生家庭住址的審定工作以小學和區中招辦為主。審查確定小學畢業生家庭真實住址,要堅持小學畢業生隨父母生活的原則,父母不在市區工作的隨監護人。
家庭住址不在畢業學校所在區的畢業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區參加就近分配。凡跨區參加就近入學的畢業生,畢業學校所在區和接收區的中招辦要認真審查其家庭住址。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須提供“四證”,包括鄭州市居住證、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戶口簿以及父母身份證,居住地所在區與務工單位所在區不一致,在居住區所在區入學。
同時,政策對不同人群的報名方法進行了規定。鄭州市區小學畢業生由各畢業學校在各區報名點集體報名;跨區報名者在畢業學校填寫《就近入學登記表》經畢業學校、所在區中招辦和接收區中招辦簽署意見后,攜帶戶口簿、父母身份證、義務教育證書、房屋所有權證,辦理手續;在外地借讀、有鄭州市區常住戶口的小學畢業生,攜帶“四證”報名;調鄭干部、職工隨遷子女,提供“四證”和調鄭證明,在家庭住址所在區報名。
新京報記者陳麗媛編輯潘燦校對李立軍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