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都市區建設正成為熱點話題,2018年底,《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被省委常委會正式審議通過。而規劃的編制,將成為2019年的重中之重。鄭州和開封、新鄉、許昌、焦作如何更好構建“1+4”朋友圈,受到了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們的關注,鄭州與開封等周邊四市如何更好實現融合,實現互利共贏呢,來看看駐豫全國人大代表都提了哪些建議?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肖萌米方杰高冬麗王姝宋迎迎 沈翔李新華
全國人大代表龐國明:
深度融合要具體到項目上
打造出一個鄭汴融合的標志成果
“‘鄭汴一體化’的提出已經有很多年了,從最早鄭開大道的開通,到現在城鐵的聯動,區號的變更,鄭州與開封的距離,可以說是最近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開封市中醫院院長龐國明在接受采訪時說。
在龐國明看來,鄭汴融城多年,兩座城市都有相互影響,但“鄭州大都市區”的加速,有望讓影響更加深度。
“‘鄭州大都市區’會加快城市發展的節奏。城市與城市之間要融合,是需要深度融合。從工業、企業、商貿、金融、旅游等方面實現深度。具體要體現到項目上,體現在效果上,體現在對開封經濟指標的拉動上,要讓老百姓感受到這種決策的效果。而目前百姓們這種融合帶來的獲得感還不是特別強。”龐國明說。
龐國明認為,“鄭州大都市區”的推進,幾座城市要聯動起到“化學反應”。對開封而言,鄭州的商業、電子商務、高新技術企業對開封輻射,融合建成真正集國際、國內關注的大型園區,打造出一個鄭汴融合的標志成果,不僅僅是停留淺層次和口號上。
“這方面應該做好頂層設計,從省級層面做出大規劃,做出具體細節要求。”龐國明說,“鄭州大都市區”不能僅僅依靠城市自身,建議省級層面成立有關領導小組來具體抓管,做到有目標、有任務、有時間表,做到具體化,真正推進“大都市區”的形成與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邵長金:
新鄉應發揮獨特優勢
與鄭州形成產業配套發展
“建立鄭州大都市區,鄭州與各城市需要既融合,又分工。”全國人大代表、新鄉白鷺投資集團董事長、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金認為,建設鄭州大都市區,新鄉需要發揮獨特的產業優勢,與鄭州形成產業配套發展。
“比如鄭州要發展新能源汽車,新鄉可以從一開始就和它對接,將新鄉原有的動力電池產業和鄭州配套。”邵長金建議,城市一把手把握好融合方向,相關局委對接產業配套。他認為,目前鄭州很多產業鏈逐步完善,對周邊城市有巨大吸引力;像紡織行業等從鄭州疏解出來的產業,也可以由周邊城市承接,做到既有融合,又有分工。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萍
憑借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號召力吸引人才
根據產業分布形成區位分配
對于鄭州大都市區建設中的鄭許一體化如何更好推進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院長李亞萍表示,交通對接是一體化發展的基礎條件,而產業對接則是一體化發展最好的“黏合劑”,“許昌與鄭州進行產業對接過程中,要進行借位融合,錯位發展。可以將許昌特色的電力裝備制造業對接鄭州裝備產業集群,借一體化優勢形成更為融合的供應鏈、生產鏈、銷售鏈,而在特色領域又區別劃分、各取所長,比如許昌突出電力裝備,鄭州突出汽車裝備等,既互相借鑒、互相支持但又不同業競爭、同質競爭”。
“鄭州大都市區建設,人才是關鍵,要實現人才共享,高位引進,區位分配”。李亞萍建議,憑借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號召力,吸引高層次創新型、技能型人才,根據產業分布,在鄭許之間以及鄭州和開封、新鄉、焦作等城市形成區位分配,共享人才資源,并建立人才流動機制,讓人才建功河南,定居鄭許之間。
此外,在李亞萍看來,推進鄭州大都市區建設還要實現信息互通,市場共創,聯動配合。“建議構建鄭許信息高速公路,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發展數字經濟,讓鄭許之間形成市場開拓合力,挖掘河南市場、中部市場和全國市場,形成鄭許聯動的產業供應共同體。比如建設鄭許一體化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讓許昌和鄭州在網上融為一體”。
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
跨河發展是大勢所趨
各城市間應找準定位發揮優勢
在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看來,鄭州建設大都市區,跨河發展是大勢所趨。鄭州向北與新鄉、焦作融合發展,有利于完善鄭州市的城市功能。
目前,對鄭州而言,鄭州市仍需要在體量和質量上提高自己的首位度。特別是質量,需要引進更多的高科技企業、重點高校、高科技人才等,以增強自身的拉動能力。
在他看來,在大都市區發展建設過程中,最大的天塹不是黃河,而是各地發展的理念。為此,他建議由省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領導小組,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以此來加快五城之間的融合進度。
那么到底如何發展呢?李光宇建議五個城市之間應找準自身定位,各自發揮優勢。今年出臺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9〕328號》有明確表述,堅持功能互補、共建共享。統籌都市圈整體利益和各城市比較優勢,強化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促進城市功能互補、產業錯位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深化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他還舉例說,焦作有特色的養生資源和養生文化,可以成為休閑、健康、養老、旅游的一個目的地,這種優勢發揮到最大,不僅可以助推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對焦作的未來也是一種大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周崇臣
在推進分級診療上“下功夫”
打通城市醫療脈絡
鄭州大都市區的建設,不僅意味著宏觀上城市發展框架的拉大,對于生活在每個城市的百姓來說,都能從中得到醫療、交通等具體方面的實惠。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周崇臣認為,在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實施“1+4”大都市區建設,對于推動地區融合發展,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是一種重大利好。一方面,能夠在城市框架拉大過程中促進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對于與鄭州相融合的城市來講,能夠更好地享受到鄭州的優質資源,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具體到醫療方面,周崇臣認為,在鄭州大都市區建設過程中,鄭州可以通過持續推進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優質醫療資源提升上下功夫,進而輻射帶動這些城市綜合醫療水平穩步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推進分級診療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實現“大病不出省”直至“不出縣”,讓與鄭州融合的新鄉、許昌、焦作、開封四個城市的老百姓享受到更高質量的、國家中心城市高水平醫療服務帶來的便利。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