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到了一份國際著名分析機構 Canalys 統計的 23 年 Q2 世界 69 個主要國家與地區的手機品牌市占率的統計表。一時興起,想分析一下各手機品牌在全世界高端市場的市占率究竟如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應該如何定義高端市場?這里的高端市場不是指高端手機市場,而是指經濟、消費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的手機市場。由于高端是一個相對概念,我這里采用一個指標,也就是人均 GDP 來衡量一個市場的人均購買力(使用 2021 年數據,也就是 GDP per Capita by Country in the Year of 2021)。以我們國家作為標準,所有人均 GDP 高于或等于我們國家的,則在我們的語境下定義為高端市場,在這 69 個國家或地區中,一共有 39 個滿足以上要求。下面就分析分析,在這 39 個國家或地區中,各手機品牌的市占率表現(某品牌市占率表示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該品牌銷售的手機數量占所有銷售的手機數量的百分比)
一、先來看看在各個市場的排名
這個統計只分析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 38 個國家
1)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小米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28 個,占比 74%
排名第一:共 3 個,占比 8%(西班牙、立陶宛、希臘)
排名第二:共 10 個,占比 26%(卡塔爾、以色列、科威特、捷克共和國、葡萄牙、斯洛伐克、波蘭、克羅地亞、智利、羅馬尼亞)
排名第三:共 10 個,占比 26%(奧地利、德國、中國香港、法國、意大利、阿聯酋、韓國、斯洛文尼亞、拉脫維亞、匈牙利)
排名第四:共 2 個,占比 5%(新加坡、瑞典)
排名第五:共 3 個,占比 8%(芬蘭、比利時、沙特阿拉伯)
這里還計算了一個平均排名,公式為求和(排名名次 * 占比),也就是sum ( ranking*pct ) ,其中如果這個品牌在某國前五統計中沒有出現,則該品牌在這個國家的默認排名設置為第六(If ranking>5, then set ranking=6)。
小米平均排名:3.54 名
2)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蘋果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38 個,占比 100%
排名第一:共 9 個,占比 24%
排名第二:共 15 個,占比 39%
排名第三:共 9 個,占比 24%
排名第四:共 5 個,占比 13%
排名第五:共 0 個,占比 0%
平均排名:2.26 名
3)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三星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38 個,占比 100%
排名第一:共 26 個,占比 68%
排名第二:共 12 個,占比 32%
排名第三:共 0 個,占比 0%
排名第四:共 0 個,占比 0%
平均排名:1.32 名(三星不愧為王者,別看在國內不行,在世界范圍內真是遙遙領先)
4)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Oppo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16 個,占比 42%
排名第一:共 0 個,占比 0%
排名第二:共 0 個,占比 0%
排名第三:共 7 個,占比 18%
排名第五:共 4 個,占比 11%
平均排名:5.09 名
5)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vivo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4 個,占比 11%
平均排名:5.89 名
6)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榮耀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10 個,占比 26%
排名第三:共 1 個,占比 3%
排名第四:共 6 個,占比 16%
排名第五:共 3 個,占比 8%
平均排名:5.57 名
7)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傳音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2 個,占比 5%
排名第二:共 1 個,占比 3%
排名第四:共 1 個,占比 3%
平均排名:5.88 名(傳音雖然近來成長勢頭猛,但是在高端市場還是不見蹤影)
8)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聯想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15 個,占比 39%
排名第四:共 2 個,占比 5%
平均排名:5.13 名(別看聯想在國內不太行,在世界高端市場內由于收購了 motorola,其影響力與 Oppo 相當)
9)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華為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3 個,占比 8%
排名第五:共 2 個,占比 5%
10)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TCL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8 個,占比 21%
排名第四:共 3 個,占比 8%
平均排名:5.7 名(TCL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手機在世界高端市場賣得還不錯)
11)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realme 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4 個,占比 11%
平均排名:5.79 名
12)在人均 GDP 高于我國的國家或地區中,共統計 38 個,中興出現在排名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共計 1 個,占比 3%
排名第五:共 1 個,占比 3%
平均排名:5.97 名
————————————————
做個第一段總結。通過以上統計,我們可以畫出一張圖:
這張圖里,比如三星,你可以認為它在 38 個高端市場里的市占率平均排名 1.32 名,而小米有 3.54 名,代表在高端市場里,小米基本都能排進前三名左右。Oppo 和聯想都稍微多于 5 名,也就是差不多能排進世界前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品牌是沒法進入一些市場的,所以小米 3.54 名是綜合了這些進入不了的市場后的計算結果。如果剔除這些特殊市場,小米的平均排名是 2.71 名,妥妥進前 3 的水平。
從這個圖可以明顯看出,小米相比于其它中國品牌,在高端市場中的平均排名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與之對比,小米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排名第五,遠遠落后于自己在全世界高端市場平均 3.54 名甚至 2.71 名的成績。至于原因是什么,大家自行判斷。
二、再來看看在各個市場具體的市占率
第一部分我們只是粗略討論了市占率排名,但是市占率具體是多少,留在這一部分討論。
我把國家按照人均 GDP 從高到低排序,分別統計小米在這些國家 23 年 Q2 的市占率,如果小米沒有出現在這個國家的前五,統一令市占率為 0%,可以畫出下圖。每個國家或地區名字下面的數字為市占率 *100,比如卡塔爾 =20 代表小米在卡塔爾市占率為 20%。下面所有的圖的橫軸,從左到右人均 GDP 依次降低。(全世界人均 GDP 最高的是摩納哥,但是 Canalys 這個數據里沒有摩納哥,所以在我這個統計里,人均 GDP 最高的國家是愛爾蘭)。
小米在這 39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12.69% [ 平均市占率公式 = 每個市場市占率求和,除以市場總數,即 sum ( market share ) /num ( markets ) ] ,如果去除所有市占率沒有排進前 5 的國家或地區,小米的排名前 5 市場平均市占率為 17.07% [ 排名前五平均市占率公式 = 排名前五市場市占率求和,除以排名前五市場總數,即 sum ( market share ) /num ( markets ) for markets where the brand is ranking in top 5 ] 。
小米這張圖從左到右可以看出,一開始的幾個特殊市場,小米全部沒有進入前 5,之后圍繞 17% 左右的水平,呈現出較為巨大的周期性波動(周期大概為 5 個國家),而整體市占率呈現緩慢上漲趨勢,當來到第 39 個市場時,到達周期底部。從數學結構上看,這種隨著人均 GDP 遞減產生的周期性波動是很有意思的,具體產生的原因不明,但是可以有兩點解讀:1)小米在高端市場各個人均 GDP 值構成的區間上,都已經有成為市場主力品牌的良好范例 2)小米在高端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蘋果的圖,也可以同樣畫出來:
蘋果在這 39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24.95%。蘋果的圖,隨著人均 GDP 降低而降低,中間出現了某幾個沒那么跟風喜歡蘋果的地區,比如卡塔爾、以色列、奧地利、芬蘭,這些感覺是小米可以重點爭取的超高端對象。
三星的圖(由于三星在國內市占率不高,所以不畫國內了):
三星在這 38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42.21%,三星這個圖就很平均,真正的在所有高端市場表現都非常優異(除了第 39 位的高端市場)。
國內其它品牌由于和這上面三家差距太大,下面只選其中的Oppo,聯想,榮耀畫出,其它的我就不畫了,見諒。
Oppo:
Oppo 在這 39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2.95%,如果去除所有市占率沒有排進前 5 的國家或地區,Oppo 的平均市占率為 6.76%。Oppo 呈現了和小米類似的周期性,不過周期變為 3,然后震蕩幅度要小很多。它在最高端的幾個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市占率,然后在第 39 號市場一枝獨秀。
聯想:(在中國大陸市占率較低,不畫國內市占率了)
聯想在這 38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0.88%,如果去除所有市占率沒有排進前 5 的國家或地區,聯想的平均市占率為 4.78%。聯想這個圖就比較平庸了,在少數幾個市場稍有表現,但是相比于國內很多品牌來說,還是表現不錯的。
榮耀:
榮耀在這 39 個國家或地區的平均市占率為 1.74%,如果去除所有市占率沒有排進前 5 的國家或地區,榮耀的平均市占率為 6.18%。可以看出,榮耀出海還是有一些成果的,而且趨勢和小米有一些類似,因為榮耀也是主打性價比的品牌。但是目前市占率還不高,而且人均 GDP 越高的市場,榮耀進入的難度越大。
做個第二段總結。根據以上統計,可以畫出下面兩張圖:
為了排除有些品牌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根本沒有賣的影響,同時可以畫出進入前 5 市場的平均市占率: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三星以 42.21% 的平均市占率傲視全球高端市場,獨占第一梯隊;第二梯隊是蘋果和小米,蘋果平均市占率有 24.95%,領先小米 17.07% 的平均市占率 8 個百分點,這個對于小米來說是完全可以追趕的;Oppo,榮耀,聯想處于第三梯隊,處于 5-6% 的市占率水平,與第二梯隊差距較大;第四梯隊目前可以忽略不計。
與之對比,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占率為 13%,低于全球高端市場平均 17.07% 的市占率。小米如果在大陸能達到在自己在全球高端市場的平均水平,則可以排進前三。
三、全文總結
總結起來就這三張圖:
這三張圖說明了這么一個現狀: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來看,三星是毫無疑問的老大;蘋果和小米處于第二梯隊,小米與蘋果的差距并非遙不可及;剩下的中國廠商加油!
最后的最后,我想簡單說點個人觀點。性價比這個詞有非常清晰的數學定義,也就是性能與價格的比值,把性價比與低價劃等號的人可能有這么幾種情況:1)數學不好;2)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被某些人帶了節奏;3)水軍。性價比是商業圣經,除了奢侈品不遵循以外,所有的商品想提升競爭力都需要提升性價比,誰性價比越高,誰越能受到市場認可。我以前長期在美國生活,老美人均 GDP 比咱們國內高,但是買東西同樣講究性價比,生意最好的超市是 costco 和 walmart,賣得最好的車是日本車,就算很有錢的人,一樣推著一個 shopping cart 在 costco 排隊,就算很有錢的人,一樣可能開著個小幾萬美元的日本代步車甚至是二手車。越是有錢的人,越認同性價比的價值觀,因為他們足夠富有(精神和物質雙重富有),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身外之物再來證明什么、或者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小米自始至終的理念是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即便現在小米沖高端,它的高端產品也極具性價比,比如現在世界上最好的折疊屏手機 MIX Fold3 只賣 8999 元起,24 年世界上性能 + 外觀 + 內飾 + 智能化最好的電動汽車 Modena Sedan 11 只賣 30 萬左右等等。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富有,而當我們更富有時,小米將會像它今天在排名前 38 位的那些市場所受到的熱捧一樣,在我們這里熠熠生輝!
$ 小米集團 -W ( 01810 ) $
/xz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7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