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入現在能有多少?"
" 最多的時候這個數," 陸大俠比出 4 只手指," 少的時候也有,疫情剛開始斷崖下跌到 300,不過現在也差不多恢復了。"
一個月賺四萬的工作,你能想到是什么?金融精英?大廠社畜?自媒體紅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陸大俠的職業聽起來遠比這有趣,她是一名全職改娃師。
娃圈,這個詞這幾年可是不陌生。
盲盒娃娃、玲娜貝兒的走紅,或多或少帶動了圈外人對娃圈的窺探。與這個圈子如影隨形的,總是 " 氪金 "、" 有錢 "、" 幼稚 "、" 獵奇 " 等形形色色的標簽。
圈外的人不理解,卻不影響圈內的人自得其樂。
早在泡泡瑪特、玲娜貝兒之前,BJD 娃娃、小布娃娃、棉花娃娃等一系列做工精良卻價格不菲的玩偶娃娃,和它們的追隨者,就構成了娃圈,娃圈的各項周邊產業也早已趨于成熟。
改娃是其中一環,指的是給各種各樣的娃娃改妝,讓它更符合娃媽娃爹(娃圈黑話,娃娃的收藏者)的愛好,包括妝容,有時候還涉及臉型、嘴型的調整。
圈內將改娃師稱為" 壯士 "(娃圈黑話,妝師的諧音詞),陸大俠就是這樣一名 " 壯士 "。
愛麗絲的娃娃洞
作為娃圈里從業八年的 " 老 " 改娃師,她的成品已經達到了四五千元一只,而工作室里的新手改娃師定價也一般在 1000 元左右。
對娃娃的癡迷早就有跡可循。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陸大俠就會纏著媽媽買兩塊錢的芭比娃娃。那時候也不懂化妝,只知道給娃娃的頭發綁不同造型,綁好再拆下來,換別的發型。
大學時期,陸大俠一腳踏進娃圈。
對她來說,這像是愛麗絲的兔子洞,跳下洞后,琳瑯滿目。這個滿是娃娃的奇幻世界立馬抓住了陸大俠。
那個時候,BJD、小布娃娃的妝容特別難約,妝期極久,價格也普遍比較昂貴,改個娃動不動要上千塊,這對還是窮學生的陸大俠來說,簡直是天價。幾個朋友一合計,不如自己上手。
這難不倒陸大俠,美術動畫專業出身,給了她天然的審美,給娃娃化妝自然也不在話下。
說干就干。最早的一只娃,是陸大俠存了半年的錢,才終于舍得入手了一只四分的 BJD 娃娃,自己的娃自己動起手來也更心安理得。
她給娃娃改了一個當下最 in 的可愛妝——細細的眉毛,粉粉的腮紅,嘟嘟的嘴," 當時看著覺得自己可無敵了,巨好看。"
" 現在再看起來當然是覺得丑爆了,賊難看哈哈哈哈。"
2017 年左右,小布娃娃(Blythe)在娃圈走紅。原裝的小布并不算好看,但如果好好改妝,小布能做非常多不同的效果,比如臉圓一點長一點、嘴巴嘟一點翹一點、眼睛大大的還是微張的,可以隨意雕刻,這都是別的娃娃達不到的。
因此,小布娃娃一度成為圈子里面可玩性最高的娃娃。
陸大俠買回一個個小布的練習頭,開始學習小布娃娃的改妝,好在練習頭的價格相對便宜,刻起來也不心疼。
2018 年,陸大俠辭掉了美術老師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廣西河池,從兼職改娃變成了一枚全職改娃師。
對 2018 年的河池來說,改娃師是干什么的?能養活人嗎?能吃飽飯嗎?這是陸大俠常要面對的問題。
陸大俠關起門來,專心研究自己的 " 改娃大業 "。
改娃師的工作日常
給小布娃娃改妝,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可愛又溫暖。
相反,有時候,進了工作室,恍惚間還以為自己進了工廠。
第一眼看到的是排成一排的娃娃裸頭,耳邊處處響著打磨機雕刻的機器鳴響,改娃師戴著護目鏡和口罩,人手一只打磨機,唯有幾個已經完工的精致娃娃在歡迎你來到娃圈。
和泡泡瑪特、BJD 娃娃等比起來,小布娃娃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隨意所欲改動臉型,這也使得它的改妝變得更難。其他娃娃難在上妝,而到了小布改娃這里,打磨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
這也是最麻煩,最需要耐心的一步。
按著想要的臉型勾勒出線條,比照線條打磨雕刻出大致形狀。
也可以先通過補土把臉型補得更圓潤飽滿,在土上面進行雕刻,雕刻完接著打磨至完全光滑。
△打磨雕刻中的娃
如果補土后再打磨的話,改娃師還需要邊打磨邊繼續補土,以調整娃娃的膚色,讓膚色均勻起來。
就一只小布娃娃的頭來說,只打磨的時間,差不多就得花上一個多小時,要是再加上補土的時間, 最少都要花 4、5 個小時。
△半成品娃頭
小布娃娃的精華部分在于它的嘴型和眼睛,眼睛相對容易,主要需要做眼片、換眼片,而嘴型代表了這個娃娃的風格和個性,雕刻里面最難的也是嘴巴。
有的娃媽娃爹喜歡嘟成吹口哨的樣子,有的喜歡微笑唇,也有的喜歡朱唇輕啟,每種對雕刻的要求都不同,一個改娃師常常需要掌握十幾種嘴型的雕刻方法。
△陸大俠最擅長的是嘟嘟嘴
完妝之后,給顧客看一下有沒有需要加深的地方,小布娃娃的妝容只能加深,不能減淡,到這時候一個娃頭的改妝就基本完成了。
如今,這樣子精細地做下來,陸大俠得花上三天。
娃圈的妝容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拿小布娃娃來說,它的妝容更偏向歐美的大眼睛混血娃娃,同時又混雜著中式追求的可愛風。
最開始的小布娃娃是沒有眉毛的,慢慢開始流行有眉毛、眼睛大大的娃娃,后面小眼睛風靡,于是改娃師需要先補土把眼眶補小,再后來小眼睛看膩了,又開始追求胖胖臉,現在胖嘟嘟的嬰兒肥開始出來了。
這對改娃師的敏銳度有一定要求。雖然不少改娃師都是美術專業出身,但真的從 0 開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娃圈的了解和對市場需求的把控力,都少不了。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基本功。
每個小布娃娃的改娃師,一定都是從雕刻練起的。
新手妝師的崛起就是靠著拼命練習,陸大俠的入門也是從雕刻開始的,一口氣買了十幾個裸頭,加上一個 70 塊錢的打磨機,只能打磨最表面的東西,到后面裝備才開始慢慢提升。
早期教程資源很少,只能自己琢磨、打磨、雕刻,然后反復對比。
有時候也很懊惱,明明就是想雕這個,但因為不了解結構實在雕不成。
慢慢地,陸大俠變成了 " 盯娃狂魔 ",也有了一手素材庫——自己的小侄女。
陸大俠的手機里存滿了各路抓拍的小孩兒照片,侄女是最常見的 " 模特 ",逮住了就能舉起手機一陣狂拍,大笑的、可愛的、搞怪的 …… 她總要多拍上幾張來研究小孩子面部的結構。
△生動的娃娃表情
不止新手時期如此,到現在她還是會偶爾遇到不知如何下手的情況,不同的小布娃娃妝感不一樣,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意,陸大俠到現在還在積攢她的素材庫。
娃圈秘辛
陸大俠最滿意的一只娃娃叫做 Mumu,臉胖嘟嘟的,陸大俠自由發揮,給它改了一個女學生一樣的微笑妝,放到網站上好評爆棚,最后木木以近 5000 元的價格出手。
△ Mumu
這在改娃圈的作品中不算昂貴,大手妝師的作品有達到幾萬的,而進行拍賣的娃娃,近幾年有二十多萬的。
在娃圈繁多的種類中,小布可以說不算平價。
一只千元入手的小布,再加上假發、娃衣等裝備置辦費 2000 多元,這還沒算改妝費,新手妝師一般定價 1000 左右,大妝師則是上不封頂,一套下來裝扮至少也得有四五千。
不過上萬的小布娃娃之外,依然有性價比和可玩性都較高的娃娃,供玩家選擇。
大學時期,陸大俠都是攢錢買娃娃,家境一般,生活費一個月只有 1500,還要負擔吃飯、日常開銷,哪有錢玩這種 " 奢侈品 ",但又耐不住眼饞。
她一般是出到自己非常非常喜歡的才會下手,而且也不是一上市就買,得等攢了一學期的錢才能買一只回來,好在改妝能自己上手,基本上就是自己買材料、自己弄,做好之后陳列在宿舍的娃柜里,等著新的娃娃再加入。
娃圈里面,盡管像陸大俠這樣 " 平價追娃 " 的也有,但總體來看,娃媽們的家庭條件普遍較好。
陸大俠攢一學期錢買一只娃娃,可同是娃圈的校友,家庭條件稍好,宿舍里早就擺滿了十幾個娃娃,陸大俠最清楚地記得,當時一個老 v 家的白妹娃頭,閑魚炒到了 8000 元,而她的校友手里就有兩只。那時讓陸大俠狠狠羨慕了一番。
到現在,她接觸的許多顧客,多來自于北上廣深,她們經濟條件好的,手里也時常把玩著幾萬一只的大手娃,而像大俠這樣,平價玩娃的姐妹們,也樂在其中。
圈外的人不理解,怎么這么小的一個娃娃能這么貴?
但對娃媽娃爹們來說,每一只娃娃都是傾注了手工心血、獨特有個性的娃娃。
他們只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如果娃娃改妝不好看,或者作品沒有戳中他們的話,他們也不會砸錢。
也因此,有些顧客的堅持,讓改娃變得不只是簡單的手藝活。
" 我要一個溫柔似水的妝,我要一個斬男色的嘴唇,眉毛加重加重再加重一些,之前說好的棕色嘴唇我又覺得不好看了 ……"
△柜子里都是正在排隊待改的娃,陸大俠給他們編好了號
在與娃媽娃爹打交道的漫長過程中,陸大俠總結出改娃新手容易遇到的坑,最頻繁的便是不敢面對娃媽。
越是新手妝師,被提的要求就越多。反而是貴的約妝,改娃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娃媽也會更加尊重。
但不管是新手還是資深,總會遇到改完了娃媽不接受的情況。
長久下來,改娃師備受打擊,就會掉進后面的坑里:改妝不自信,改娃無創新。
這種時候只能硬著頭皮和顧客坦誠相告,直說不好看或是改不了。
" 不過好在,整個娃圈大環境是很好的。"
對娃娃的熱愛把大家聚在一起,大部分的合作還是非常愉快的。而且不少娃媽娃爹本身就是手作娘、改娃師等內容產出者,也會常常交換自己做的娃娃物件,一來二去,也就交到了不少朋友。
好看的娃背后都是 " 工傷 "
盡管收入頗豐,但架不住改娃需要長時間伏案,陸大俠 " 養了 " 一身職業病。
改娃時,陸大俠坐在工位上,拿上器械,就可以一天不挪窩,久而久之,身體開始吃不消。
陸大俠自認是一個 " 可以長在凳子上的人 ",兼職改娃的時候她能一口氣在工作臺坐滿一整天,當時只有周末才有時間改娃,一個月要出 7-8 只,一到周末恨不得長出八只手趕工,頸椎病就是在這個時候埋下了雷。
后來成了全職改娃師,工作節奏就變得更加緊湊了。
" 沒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又只有一個人做,只能繼續一天一個的改娃節奏。有時候白天干不完,還得熬夜趕制。"
她不覺得累,只覺得很有激情。最猛的時候一天改了兩個娃娃,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到晚上兩三點,除了上廁所基本沒動過地方。
這樣一天一天,周而復始。終于有一天身體痛到受不了了,陸大俠忙喊來爸爸幫忙捶背,這一錘,第二天徹底起不來了,直接躺進了醫院。
因為久坐,頸椎和脊椎都出了問題。
這一躺就是一個月。直到現在,她都不能再恢復到以前的工作節奏了,基本上坐超過兩個小時,屁股和腰背就會痛到受不了。
如今,頸椎病也基本成了工作室 4 個人的 " 標配 "。
眼睛也備受折磨,因為工作經常會在聚光燈下面進行,陸大俠的散光漲了好幾百度。
打磨雕刻的時候粉塵也會不斷飛進眼睛里,陸大俠特地去看了一次眼科醫生,醫生說因為粉塵摩擦,她的眼角膜長了不少顆粒。
于是,護目鏡現在成了工作室的必需品,雖然戴起來很麻煩,會起霧,影響改娃效率,但也沒辦法。
△戴著護目鏡工作
這些職業病的累積,促使陸大俠開始琢磨新的路子——不那么耗人,也能碰撞出創作激情的新方向。
" 有時候每天打磨娃頭,也會有磨到想吐的時候,感覺激情在一點一點被打磨掉。"
娃圈,是肯定不會離開的,不過對于改娃師的職業,陸大俠也有不同的規劃。
除了專心做小布娃娃改妝之外,她和工作室也一直希望設計一款娃娃,可以實現量販生產,這樣不會像定制那么貴,一整個下來可能才 1000 元出頭,而且也大大減少了工期。
盡管娃圈標榜個性和與眾不同,但是在圈子里面也并不排斥批量的產品。只要物美價廉,娃媽娃爹就會買單,陸大俠的老顧客也早早開始催著她,趕緊設計生產," 他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 " 。
對陸大俠來說,又要開始琢磨新的技能了。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