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如何從中原糧倉變身為世界廚房的?
盾構機是怎樣成為中國驕傲的?
黃河這些年又有哪些新變化?
(資料圖)
龐曉戈、趙靚、何文韜
組成探訪團三人組
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揭秘之旅
這一路上
探訪團遇到了哪些人
又經歷了怎樣一番奇妙的體驗
走,快一起來看看
第一站——
中國雜交小麥中心
剛到第一站
探訪團就接到任務
那就是尋找“麥爸菜媽”
說起“麥爸菜媽”
那可不簡單
據說中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
就有1個來自麥爸培育的小麥
中原地區近一半的大白菜
是菜媽培育的品種
繼百農矮抗58書寫了小麥歷史的傳奇后
麥爸茹振鋼這次又亮出了新寶貝——百農4199
還帶探訪團到根系走廊一探究竟
讓人不禁驚嘆
原來麥田下暗藏神秘地下通道!
第二站——
中鐵工程裝備集團
提起國之重器
就不得不說盾構機
都說上天有神舟
下海有蛟龍,入地有盾構
從國外的技術封鎖
到如今的遠銷海外
盾構機的產業發展
經歷了跟跑、并跑
再到領跑三個階段
如今的中鐵裝備市場占有率
連續十年保持國內第一
產銷量連續五年世界第一
盾構機已經儼然成為
河南驕傲、中國驕傲
其實,盾構機中還蘊藏著
許多不為人知的小巧思……
原來每臺盾構機都擁有著
獨一無二的皮膚、名字
你印象中的隧道施工場景
可能是噪音、粉塵
還夾雜著爆破的火藥味?
殊不知在盾構機里
工人們可以一邊操作快速掘進
一邊從容喝咖啡
第三站——
沿黃生態廊道
黃河安瀾是
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
都說黃河“一碗水,半碗沙”
黃河的年輸沙量有16億噸
把這些泥沙堆成一個一平方米的土堆
可以足足繞地球27圈!
風沙、鹽堿、內澇……
曾經的黃河水土流失問題嚴重
而如今,沿黃生態廊道正建設成為
綠色廊道、生態廊道、人文廊道
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
新畫卷逐步呈現
河南衛視《思想的田野》河南篇
將于7月29日19:00在大象新聞播出
19:30在河南衛視播出
跟著探訪團一起感受出彩中原!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