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術后腎衰、嚴重肺部感染導致 " 大白肺 "、多次心跳驟停、血壓難以維持……以上關鍵詞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可見病情是多么危急,治療起來多么棘手。這正是 90 余天前,湖南婁底 41 歲的蕭先生(化姓)所經歷的。
歷經 47 天的 ECMO,蕭先生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醫護的科學救治下,情況一天天好轉,逐漸痊愈,已于 4 月 10 日辦理出院。生命奇跡的背后,是源自醫護團隊 90 余個日夜的堅守和患者家人的信任與支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險象叢生:與死神搶生命
2023 年 1 月 8 日,幾度出現心跳呼吸驟停,來自婁底的蕭先生從急診轉入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進行搶救。醫生了解病史得知,他在 7 個月前才做完腎移植手術,又伴有腎功能衰竭、無尿的情況,再加上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現發燒、咳嗽、氣喘等癥狀,肺部 CT 示重癥肺炎—— " 大白肺 "。盡管積極治療,但病情仍急轉直下,出現端坐呼吸、心衰等癥狀。因病情險惡,氧合難以維持,無尿需規律血透治療,同時心、肝、凝血功能等指標也相繼報警,險象叢生。
" 氧合指數還是不行,如果再惡化下去,呼吸心跳隨時可能停止。但只要有一線的希望我們都會全力救治,患者的情況已達到可以使用 ECMO 的標準,建議用 ECMO 暫時替代患者肺臟和心臟功能,為危重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主任陳金蘭將情況轉述給家屬。
" 醫生,哪怕只有一絲希望,我們也愿意嘗試,請你們救救他!" 患者妻子哽咽了,表示愿意盡一切的能力挽救丈夫的生命。
征得家屬同意后,陳金蘭立即召集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 ECMO 小組成員周文杰、吳曉明、楊達峰等醫生及心血管外科體外生命支持中心總住院文治強。鎮痛鎮靜、消毒、置管、管道連接、膜肺運轉、生命體征監測…… ECMO 團隊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各司其職,一場生命拉鋸戰就此展開,不到 30 分鐘,ECMO 成功運轉!
蕭先生暗黑色的靜脈血經過人工心肺被氧合成鮮紅的動脈血回輸體內,氧飽和度從 60% 立即上升至 90%,隨著氧合改善,蕭先生的心臟也沒那么 " 脆弱 " 了。看到有力的心跳、緩解下來的呼吸,大家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氣,患者的生命暫時搶回來了。
道阻且長:關關難過關關過
V-V ECMO 的置入暫時搶得了一線生機,但接下來的救治卻是漫長而棘手的。看著患者的 " 大白肺 ",幾乎被摧毀的免疫功能,腎衰無尿……這是一場一絲一毫都不能松懈的持久戰,接下來不但要維護好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還要維護好 ECMO 運轉,將可能帶來的出血、血栓等并發癥控制至最低。患者因長期住院,身體非常虛弱,身上管道甚多,感染也是一大難關,還有營養、康復、心理……每一關都很難,也都很關鍵。
ECMO 能把 " 大白肺 " 治好嗎?能治好的話,ECMO 要轉多久才能治好呢?這是家屬每天都在關注的問題。雖然充分理解家屬的心情,但醫生們也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復。" 我們能做的,就是每天全力以赴去救治。" 陳金蘭總是這樣跟大家強調。
為了給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治療,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醫護團隊鉚足了勁,組建涵蓋醫療、呼吸治療、ECMO 管理、按需 CRRT(持續腎臟替代)治療、營養支持及俯臥位等治療小組。小組成員 24 小時全天候不間斷守護患者,給予 " 嬰兒肺 " 充分保護,精準防控感染、維護器官功能不再受損害、并給患者及家屬充分鼓勵及溫暖……治療小組每日討論,調整治療方案,詳細記錄著蕭先生的治療和護理要點與病情變化。
伴隨著 V-V ECMO 的運轉,1 周過去了,患者肺部情況卻沒有明顯的好轉。
" 試試俯臥位通氣?" 俯臥位通氣是一種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臥位進行機械通氣,以改善呼吸系統的順應性從而改善患者的氧合。
對 ECMO 患者實施俯臥通氣人力需求高,且有 ECMO 管道脫出的風險,因此臨床操作需特別細致保障安全。護士長謝霞及周艷紅帶領俯臥位小組,決定克服 ECMO+CRRT 翻身帶來的困難和風險為患者實施俯臥位通氣,每天召集 8 人為患者進行 12-16 小時的俯臥位。
20 天、30 天過去了,醫護日復一日地努力著,但仍然沒有看到好轉。期間,專家們幾乎翻遍了國內外所有的文獻及資料,同時也得到了呼吸科教授羅紅的指導和鼓勵,不斷調整改善治療方案,最終攻克了一道道難關。
奇跡綻放: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長程的 ECMO 輔助中," 人工心肺 " 運轉正常,患者的心、肝、凝血及免疫等功能逐漸改善,感染指標持續下降,營養得到有效支持,為撤離 ECMO 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 35 天,清醒后的蕭先生呼吸不再那么急促,肺順應性也開始有了好轉,復查肺 CT" 白肺 " 竟然開始吸收,局部有 " 黑肺 " 出現,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的醫護們由衷地感到高興,越發有了干勁。
第 36 天,氧合指數有改善了;第 40 天,肺順應性進一步改善;第 43 天可以下調 ECMO 支持氧濃度了!第 47 天時,CT 復查肺部情況進一步改善,評估并下調 ECMO 支持參數,成功撤除 ECMO,救治取得階段性勝利。
攜手助力:康復促進迎春到
ECMO 雖然成功撤離了,但由于長期臥床機械通氣,蕭先生的雙下肢完全無法抬離床面,且心肺耐力極差,完全無法自主咳嗽排痰,如何讓患者快速康復,早日回歸社會牽動著醫護團隊的心。
于是,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中心聯合呼吸治療師、心肺康復師、責任護士、家屬實施一體化康復促進模式,循序漸進促進康復并鍛煉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加油,你可以的 "、" 蕭先生,今天踩單車更快了 "、" 真好,可以站立的時間更久了!" 在一聲聲的鼓勵下,蕭先生的四肢肌力不斷增強,其自主運動也恢復良好。從臥床到扶坐再到站立,終于,他看到了自己 " 重生 " 以后的世界——春暖花開、鳥語花香。
時間一晃而過,距離蕭先生轉入重癥監護中心已經過去了 90 余天。從氣管插管到 V-V ECMO 輔助,從氣管切開到高流量給氧,從鼻飼營養到經口進食,從昏迷不醒到表達清晰,不禁感嘆,這一切都是如此地來之不易。
4 月 10 日,蕭先生終于走出了監護室。臨走前,不善表達的蕭先生眼中有淚花," 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 這是醫患之間的信任與情誼。
通訊員曾雅琳 周艷紅 沙麗娜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2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