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69影院一-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放荡的女人2》在线观看-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總規模250億元,西安將設立3支政府引導基金

時間:2023-08-24 16:04:57 來源: 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消息】8月24日消息,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財政出資基金設立及運營管理機制的實施方案》。

其中明確基金組建及出資安排: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西安市統籌安排80億元,爭取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支持20億元。

創新基金重點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主要投向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光電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方向。


【資料圖】

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由西安財金公司發起并認繳出資。市財政根據基金運作情況給予西安財金公司資本金補充支持。

城更基金結合西安市城市更新領域相關重點項目,聚焦全市片區綜合開發、老舊街區改造、產業園區建設等三個方向,優先支持更新效果明顯、市場效益較好、示范效應較強的“微更新、微改造”項目。

區域穩定發展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認繳不低于20億元(由市財政、曲江新區聯合試點發起),由市區財政、省市國有平臺公司、市場化金融資本按照“4∶3∶3”比例共同出資組建,國有平臺公司及市場化金融資本之間的份額可根據募資情況相互轉化。

穩定基金通過市、區聯合發起,為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到期債務轉換(續發)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確保區域平臺債務風險平穩處置與及時化解,提振市場信心,引導金融機構及相關投資人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此外,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母基金+專項產業基金”架構運作,主要涵蓋三類支持方向:

一是以“一產業一基金”模式設立六大支柱產業專項基金。支持西安市國有平臺公司圍繞全市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分別發起設立單個領域規模不低于50億元,總規模不低于300億元的產業專項基金,主要支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庫中六大支柱產業領域重點企業融資項目。

二是新設區域“小升規”主題培育基金。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及我市其他重點區縣分別發起設立預期總規模100億元的“小升規”等主題培育基金,通過股權直投方式引導和支持我市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精準覆蓋“小升規”培育庫中的企業股權融資項目。

三是統籌出資運作已設立的市級產業直投基金。將民營經濟發展基金(100億元)、抗疫恢復發展基金(50億元)、國資綜改基金(50億元)納入引導基金體系統一出資運作。其中:

民營經濟發展基金采取“股權投資基金+互助紓困基金”雙架構運作模式,重點支持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發展;

抗疫恢復發展基金通過“股債融合”投資和“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和社會資本向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提供紓困融資支持;

國資綜改基金重點投資于西安綜合改革試點區域范圍內,擬開展資本運作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支持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促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附全文:

西安市關于進一步完善財政出資基金設立及運營管理機制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優化我市財政出資基金布局,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基金投資運作規范、高效,根據財政部政府投資基金管理相關制度和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財政出資基金功能定位

本方案所涉及財政出資基金是指經市委、市政府批準,由財政出資組建的市級相關領域基金。按照基金功能分類,整合為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兩類。其中:

政府引導基金是以政策效果為首要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政府主動調節引導的領域,按照“有為政府”要求,引導支持關鍵性、創新型行業和薄弱環節〔如:科技創新、城市更新(園區發展)、區域債務風險化解等領域〕穩健發展的政策性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是以產業發展為首要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政策,發揮“有效市場”作用,支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如:全市六大支柱產業、五大新興產業領域成熟期重點規模以上企業以及“小升規”培育庫重點發展企業等產業發展政策重點支持對象)壯大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基金。

二、財政出資基金分類原則

(一)政府引導基金

政府引導基金包含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區域穩定發展基金等,統一由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運營公司——西安財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財金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政府引導基金在運作時兼顧政府政策導向和社會資本帶動成效,采用“股權+債權”的投資模式,側重“政府引導”。對確有社會效益但投資收益偏低、社會資本積極性不高的“市場失靈”領域,可通過收益讓渡、提高出資比例、風險補償等措施,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二)產業投資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主要以西安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為主體,體系內整合大西安產業基金等存量基金資產,并將西安市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基金、西安市抗疫恢復發展基金、陜西西安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基金等三支產業直投基金納入體系運作,統一由市級國有產業投資公司——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投控股)進行市場化運作。

產業投資基金在運作時兼顧產業投資精準帶動和資本市場協同支持,采用母子基金、專項基金和直接投資相結合的投資模式,側重市場化產業培育。對市場較為成熟、需要適度引導的領域,科學控制各級財政出資比例,廣泛吸引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及市場化投資機構等社會出資,形成多元化的出資結構,堅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同股同權、共擔風險。

三、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機制

(一)基金組建及出資安排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創新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西安市統籌安排80億元,爭取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支持20億元。西安市統籌出資來源包括市級財政預算及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有關開發區等其他方出資。各方出資按照“4∶3∶3”的比例分三期實繳,于2023年底前全部到位。基金設立后,可繼續爭取中央及省、市各級主體參與出資合作。

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以下簡稱城更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由西安財金公司發起并認繳出資。市財政根據基金運作情況給予西安財金公司資本金補充支持。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和我省城市更新相關專項資金出資支持。基金首期實繳40%,后續出資根據基金運行及資金需求情況靈活安排,原則上3年內實繳完畢。

區域穩定發展基金(以下簡稱穩定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認繳不低于20億元(由市財政、曲江新區聯合試點發起),由市區財政、省市國有平臺公司、市場化金融資本按照“4∶3∶3”比例共同出資組建,國有平臺公司及市場化金融資本之間的份額可根據募資情況相互轉化。

(二)基金投資方向和運作模式

1.創新基金。

創新基金重點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主要投向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光電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方向。

基金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等方式進行股權投資,采用純市場化運營機制,政府部門不進行項目投資運作環節的審批和政策性審查,不干預基金市場化經營,不參與基金投資決策,不指定具體投資項目。

對單個子基金的投資額不超過創新基金總規模的20%,原則上不超過被投子基金總規模的30%且不得成為子基金單一第一大出資人,對投資初創期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子基金最高不超過子基金總規模的40%。直接投資的比例不超過創新基金總規模的20%,直接投資金額不超過被投企業總股本的30%且原則上不為第一大股東。

2.城更基金。

城更基金結合我市城市更新領域相關重點項目,聚焦全市片區綜合開發、老舊街區改造、產業園區建設等三個方向,優先支持更新效果明顯、市場效益較好、示范效應較強的“微更新、微改造”項目。

基金遵循“政府引導、企業發起、社會參與、片區合作”的原則,積極探索“城市更新+產業導入”運作模式,吸引各級國有企業、建設開發運營類企業、投資機構等主體參與子基金投資運作,積極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的積極性。基金原則上對單個子基金的投資金額不超過該子基金規模的20%,并根據區域情況提供差異化支持,充分發揮基金引導放大作用。

3.穩定基金。

穩定基金通過市、區聯合發起,為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到期債務轉換(續發)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確保區域平臺債務風險平穩處置與及時化解,提振市場信心,引導金融機構及相關投資人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穩定基金以債權支持方式開展投資活動,對于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的債務轉換(續發)需求,由基金管理機構與相關償債主體按照“一項目一方案”原則,簽署債務平滑流動性支持協議。在償債需求緊急、還款來源明確且提供相關資產、股權或收益權抵(質)押等反擔保措施的條件下,穩定基金和擔保機構可提供一般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不超過6個月)的流動性支持。

四、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機制

(一)基金組建方式及出資安排

產業投資基金以工業倍增引導基金為主體,在《西安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設立方案》(市政辦發〔2023〕6號)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資源,將基金總規模由原先的100億元提升至不低于200億元,主要通過“整合存量基金資產+財政補充出資+市場化籌集資金”的方式設立。其中:

一是整合存量基金資產(合計賬面資產約109.65億元),將大西安產業基金(94.15億元)、西安合作發展基金(15.5億元)整合納入引導基金(上述基金資產為財政初始投資規模,后續按照評估價值確認實際出資份額)。

二是新增貨幣出資部分(70億元),由市財政統籌各類專項資金出資40億元;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各認繳出資10億元。

三是市場化籌集出資部分(不低于30億元),由西投控股通過市場化募集的方式認繳出資30億元。

(二)基金投資方向和運作模式

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母基金+專項產業基金”架構運作,主要涵蓋三類支持方向:

一是以“一產業一基金”模式設立六大支柱產業專項基金。支持我市國有平臺公司圍繞全市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分別發起設立單個領域規模不低于50億元,總規模不低于300億元的產業專項基金,主要支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庫中六大支柱產業領域重點企業融資項目。

二是新設區域“小升規”主題培育基金。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及我市其他重點區縣分別發起設立預期總規模100億元的“小升規”等主題培育基金,通過股權直投方式引導和支持我市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精準覆蓋“小升規”培育庫中的企業股權融資項目。

三是統籌出資運作已設立的市級產業直投基金。將民營經濟發展基金(100億元)、抗疫恢復發展基金(50億元)、國資綜改基金(50億元)納入引導基金體系統一出資運作。其中:

民營經濟發展基金采取“股權投資基金+互助紓困基金”雙架構運作模式,重點支持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發展;

抗疫恢復發展基金通過“股債融合”投資和“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和社會資本向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提供紓困融資支持;

國資綜改基金重點投資于西安綜合改革試點區域范圍內,擬開展資本運作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支持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促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財政出資基金管理機制

(一)明確部門職能分工。財政部門作為財政出資基金的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基金管理制度制定、財政出資預算編制以及績效考核評價等工作。同時,根據政府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統籌整合財政出資基金,理順基金管理架構,合理控制基金層級,防止基金設立碎片化和多頭管理。對前期市委、市政府已批準設立的相關基金,在整合規范工作中要做好新舊體制銜接,實現相關改革的統籌平穩一體化推進。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依職能分工負責各領域基金合作及項目投資的指導協調工作。

(二)規范基金設立機制。財政出資基金按照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分類運作,原則上不在同一行業或領域重復設立各類財政出資母基金。確需新設相關專項基金的,應當由財政部門或財政部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報市委、市政府批準同意后設立,并按照基金性質和投資方向納入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體系管理。

(三)加強財政出資管理。強化政府預算對財政出資的規范和約束,研究建立財政對財政出資基金的持續穩定投入機制,將基金出資納入年度預算管理,并視財政支出進度和基金投資需要逐步到位。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各項規定,不得通過設立基金以任何方式變相舉債,政府債券資金不得用于基金設立或注資,財政出資只能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嚴禁變相實行財政兜底、擔保。

(四)提高市場化運營水平。各基金運作平臺具體負責基金的日常管理運作,政府引導基金管理費根據管理運作情況確定計提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基金投資金額的1%;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費按照市場化方式規范運作提取,原則上通過市場化資本運作和項目投資超額收益平衡運營成本。各基金運作平臺要加快基金資產的分類整合與盤活提升,確保資金快速回收,按照方案優化后的基金架構盡快完成基金資產和管理的移交工作;同時,要積極推進項目儲備對接,確保新設基金盡快投資落地。

(五)健全基金退出機制。各財政出資基金對外投資運作時,要在章程協議中明確政府出資部分的退出通道以及讓利方式,對于達到政策目標和階段性投資預期的要適時退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實現政府出資合理退出;要嚴格退出程序,切實保障各類出資人取得合法權益;要加強有效監管,科學評估出資價值,對暗箱操作、利益輸送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六)強化基金監督機制。基金運作平臺應建立完善與組織形式相適應的基金治理結構、運營管理和風險評價機制,督促子基金管理機構按照協議約定加快投資進度,提高基金運作效率。基金運作平臺應定期向財政部門和其他出資人報告基金運行情況。市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監測基金運行情況,向市政府匯總報告財政出資基金的總體情況,包括基金運行、政策效果等重要情況,維護政府出資權益。

(七)完善基金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基金運營全過程績效評價制度,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對于嚴重偏離績效目標、投資進度緩慢或資金長期閑置等問題嚴重且未按要求整改的子基金,應當按照基金協議約定的程序和條件及時退出。鼓勵改革、支持創新,完善容錯糾錯和盡職免責機制,建立科學的政府引導基金風險管理和業績評價機制,推動打造一支既懂政策又懂市場的復合型、專業型、開拓型的基金運營管理人才隊伍。

本方案下發后,原《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西安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設立方案的通知》(市政辦發〔2023〕6號)、《西安市財政局關于印發〈西安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市財發〔2023〕28號)相關內容標準和管理要求按本方案執行。


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方案

一、基金性質

政府引導基金是以政策效果為首要目標,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政府主動調節引導的領域,按照“有為政府”要求,引導支持關鍵性、創新型行業和薄弱環節〔如:科技創新、城市更新(園區發展)、區域債務風險化解等領域〕穩健發展的政策性基金。

二、管理機制及運作原則

政府引導基金統一由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運營平臺——西安財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財金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政府引導基金在運作時兼顧政府政策導向和社會資本帶動成效,采用“股權+債權”的投資模式,側重“政府引導”。對確有社會效益但投資收益偏低、社會資本積極性不高的“市場失靈”領域,可通過收益讓渡、提高出資比例、風險補償等措施,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三、基金規模和出資來源

(一)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規模100億元)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創新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其中西安市統籌安排80億元,爭取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支持20億元。西安市統籌出資來源包括市級財政預算及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有關開發區等其他方出資。各方出資按照“4∶3∶3”的比例分三期實繳,于2023年底前全部到位。基金設立后,可繼續爭取中央及省、市各級主體參與出資合作。

(二)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規模100億元)

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以下簡稱城更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由西安財金公司發起并認繳出資。市財政根據基金運作情況給予西安財金公司資本金補充支持。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和我省城市更新相關專項資金出資支持。基金首期實繳40%,后續出資根據基金運行及資金需求情況靈活安排,原則上3年內實繳完畢。

母基金通過吸引擁有土地、物業、資金及運營管理等資源的各級國有企業、建設開發運營類企業、投資機構等各類公司參與市場化子基金運作,激發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活動的積極性,統籌全市范圍內城市更新項目資源,構建形成集合規模不低于600億元的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

(三)區域穩定發展基金(規模50億元)

區域穩定發展基金(以下簡稱穩定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認繳不低于20億元(由市財政、曲江新區聯合試點發起),由市區財政、省市國有平臺公司、市場化金融資本按照“4∶3∶3”比例共同出資組建,國有平臺公司及市場化金融資本之間的份額可根據募資情況相互轉化。

基金采取“總體認繳,分期出資”的原則,根據相關開發區償債主體債務到期的實際流動性需求逐步到位。首期出資中,市、區財政統籌出資不低于8億元;省、市級國有平臺公司聯合認繳出資不低于6億元;市場化金融資本不低于6億元。

在基金實現良性運轉的基礎上,可根據業務需求對基金規模進行適當擴容并將運作模式復制推廣,積極引入同類型債務平滑需求的其他開發區共同參與基金合作,按照首期基金募資框架逐步將規模提升至50億元目標。

四、基金投向及架構體系

政府引導基金主要涵蓋以下支持方向:

(一)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創新基金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等方式,重點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電子信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尤其是投向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科技成果轉化、核心技術國產化替代等領域,支持我市產業鏈協同、創新創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二)西安市城市更新基金。城更基金重點支持城(棚)改類城市更新項目、區域產業園區建設類項目、區域老舊資產提升改造類項目。對列入市發改委、市城改事務中心等市級主管部門頒布的當年重點建設項目、當年重點開工計劃、城市更新名單等項目清單的項目,以及我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六大支柱產業相關的產業園項目、民生保障項目以及其他重點項目給予優先支持。

(三)區域穩定發展基金。穩定基金通過市區聯合發起,為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到期債務轉換(續發)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確保區域平臺債務風險平穩處置與及時化解,提振市場信心,引導金融機構及相關投資人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以債權支持方式開展投資活動,對于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的債務轉換(續發)需求,由基金管理機構與相關償債主體按照“一項目一方案”原則,簽署債務平滑流動性支持協議。

五、投資原則及運營管理模式

(一)創新投資基金

1.母基金層面。

基金通過投資子基金和直接投資等方式進行股權投資,采用純市場化運營機制,政府部門不進行項目投資運作環節的審批和政策性審查,不干預基金市場化經營,不參與基金投資決策,不指定具體投資項目。

創新基金投資子基金的比例不低于總規模的80%。投資單個子基金的投資額不超過創新基金總規模的20%,原則上不超過被投子基金總規模的30%且不得成為子基金單一第一大出資人。創新基金對于主要投資標的為初創期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子基金可適當提高出資比例,最高不超過子基金總規模的40%。

直接投資范圍原則上應為省市重點引進,確定培育、扶持或鼓勵的特定產業內重點企業和優質項目,著重投資于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初創期、早中期高新技術企業等。直接投資的比例不超過創新基金總規模的20%,直接投資項目的出資額不超過單個被投企業總股本的30%,且原則上不為第一大股東。

2.子基金層面。

創新基金主要圍繞子基金管理機構運營資質、管理團隊、資金募集、投資能力、內部控制等方面開展遴選工作(詳見創新基金子基金申報指南),重點投資于有行業、產業經驗及背景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子基金和投資能力強、投資業績好、國內知名機構所管理的子基金,同時關注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技源頭單位和成果轉化平臺所管理的子基金。

(二)城市更新基金

1.母基金層面。

城市更新基金遵循“政府引導、企業發起、社會參與、片區合作”的原則,積極探索采用“城市更新+產業導入”運作模式,進行市場化管理和投資運作。引導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接投資”的模式運作,對全市城市更新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結合西安市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在市城改事務中心、相關主管部門及區縣(開發區)的指導支持下,由城市更新項目實施主體或社會資本根據區域或項目(板塊)建設需求,聯合引導基金及其他出資人發起設立子基金投向城市更新項目。引導基金對單個子基金的投資金額原則上不超過該子基金(包括單一項目子基金或區域子基金集合等類型)規模的20%。引導基金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進行直接投資,對單一項目的投資金額原則上不超過該項目總投資規模的30%。

2.子基金層面。

子基金管理機構一般為區域平臺公司指定的公司或其子公司。城更基金投資期限原則上不超過8年,子基金及子基金擬投項目應具備完整的融資架構,項目投資期限與融資期限相匹配。城更基金原則上不參與子基金的項目決策,通過投前協議約定、投后持續管理等方式對子基金投資方向、投資進度進行把控,并通過合伙人會議參與合伙企業其他重大事項的決策管理。

(三)區域穩定發展基金

穩定基金以債權支持方式開展投資活動,對于各市屬、區屬國有一級平臺公司的債務轉換(續發)需求,由基金管理機構與相關償債主體按照“一項目一方案”原則,簽署債務平滑流動性支持協議,在償債需求緊急、還款來源明確且提供相關資產、股權或收益權抵(質)押等反擔保措施的條件下,穩定基金和擔保機構可向其提供一般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不超過6個月)的流動性支持。相關利息比照同期、同類市場主體綜合融資成本(含擔保費)上浮不超過30%,其中,融資期限在1個月之內(含)的上浮10%;1個月至3個月(含)的上浮20%;3個月至6個月(含)的上浮30%。

為提高各類市場化資本參與基金設立的積極性,在基金募資層面,市、區財政協調的相關政策性基金及平臺出資按劣后級設置,優先承擔相應風險;在基金運作層面,由西安擔保集團體系內市場化擔保機構對基金相關業務提供擔保,通過擔保增信方式確保基金市場化運作風險總體可控。

六、其他補充事項

(一)西安財金公司要聚焦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運營管理平臺主責主業,以承擔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和政府引導基金運營為主要發展方向。

(二)創新投資基金要堅持風險投資運作模式,堅持高標準吸引優質頭部機構以市場化子基金方式支持我市創新成果轉化項目。

(三)城市更新基金要與全市國土規劃體制改革相結合,充分發揮基金支持市級重點項目的撬動作用,積極尋求盈利點,加速實現市場化轉型。

(四)區域穩定基金方面,市財政應落實好現有已配套出臺的貼息補助政策,以對沖降低基金市場化融資風險,避免平臺債務風險交織傳遞。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方案

一、基金性質

產業投資基金是以產業發展為首要目標,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政策,發揮“有效市場”作用,支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如:全市六大支柱產業、五大新興產業領域成熟期重點規模以上企業以及“小升規”培育庫重點發展企業等產業發展政策重點支持對象)壯大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產業基金。

二、管理機制及運作原則

產業投資基金統一由市級國有產業金融投資平臺——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投控股)進行市場化運作。

產業投資基金在運作時兼顧產業投資精準帶動和資本市場協同支持,采用母子基金、專項基金和直接投資相結合的投資模式,側重市場化“產業培育”。對市場較為成熟、需要適度引導的領域,科學控制各級財政出資比例,廣泛吸引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及市場化投資機構等社會出資,形成多元化的出資結構,堅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同股同權、共擔風險。

三、基金規模和出資來源

產業投資基金以工業倍增引導基金為主體,總規模不低于200億元,通過“整合存量基金資產+財政補充出資+市場化籌集資金”的方式設立。

(一)整合存量基金資產(合計賬面資產約109.65億元),將大西安產業基金(94.15億元)、西安合作發展基金(15.5億元)整合納入引導基金(上述基金資產為財政初始投資規模,后續按照評估價值確認實際出資份額)。

(二)新增貨幣出資部分(70億元),市財政通過統籌各類專項資金出資40億元;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各認繳出資10億元。

(三)市場化籌集出資部分(不低于30億元),西投控股通過市場化募集的方式認繳出資30億元。

具體實施方式為:由西投控股先期注冊100億元工業倍增基金合伙企業作為基金的貨幣出資承接主體,用于前期市財政、開發區和市場化的籌集出資。同時,加速存量基金資產的整合退出,退出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工業倍增引導基金出資,直至實現不低于200億元的基金總規模。

四、基金投向及架構體系

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母基金+專項產業基金”架構運作,主要涵蓋以下支持方向:

(一)按照“一產業一基金”模式設立六大支柱產業專項基金。支持我市國有平臺公司圍繞全市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分別發起設立單個領域規模不低于50億元,總規模不低于300億元的產業專項基金(以下簡稱專項基金),主要支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庫中六大支柱產業領域重點企業融資項目。

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及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相關基金由西安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牽頭組織實施;航空航天產業相關基金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牽頭組織實施;食品和生物醫藥產業相關基金由西安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汽車產業相關基金由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會同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等共同組織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相關基金由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二)新設區域“小升規”主題培育基金。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及我市其他重點區縣分別發起設立預期總規模100億元的“小升規”等主題培育基金,通過股權直投方式引導和支持我市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精準覆蓋“小升規”培育庫中的企業股權融資項目。

(三)統籌出資運作已設立的市級產業基金。將民營經濟發展基金(100億元)、抗疫恢復發展基金(50億元)、國資綜改基金(50億元)納入引導基金體系統一出資運作。

1.民營經濟發展基金。

基金采取“股權投資基金+互助紓困基金”雙架構運作模式,重點支持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發展。

2.抗疫恢復發展基金。

基金通過“股債融合”投資和“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和社會資本向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提供紓困融資支持。

3.國資綜改基金。

基金重點投資于西安綜合改革試點區域范圍內,擬開展資本運作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支持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促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投資原則

產業投資基金對單一專項基金或主題基金的投資金額不超過其總規模的10%,同時不超過單一專項基金或主題基金總規模的30%,且原則上不成為單一大出資人。

專項基金及主題基金重點通過股權直投、產業并購等方式開展投資活動。其中:對單一股權直投項目的累計投資金額不超過基金認繳總規模的20%,不超過被投企業總股本的30%,且不得成為單一大股東(產業并購項目除外)。

六、其他補充事項

(一)西投控股要建立存量基金的盤活機制。梳理大西安產業基金等存量基金退出清收臺賬,確保資金快速回收,回收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工業倍增引導基金出資。

(二)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費按照市場化方式規范運作提取,原則上通過市場化資本運作和項目投資超額收益平衡運營成本。

(三)產業投資基金要按照市場化方式投資運作,聚焦相關產業投資方向,形成差異化投資策略和緊密協同機制。

(四)產業投資基金體系內各專項基金應以產業投資為主要投資方向,重點投資于產業成長期、成熟期“規上”或“小升規”企業,助力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轉化。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網站簡介 網站團隊 本網動態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網視臺(www.loj.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麻江县| 天全县| 汤阴县| 壤塘县| 德钦县| 双鸭山市| 武鸣县| 嫩江县| 察雅县| 清原| 偃师市| 小金县| 台山市| 纳雍县| 永仁县| 荔波县| 囊谦县| 长海县| 陇川县| 远安县| 昭通市| 马尔康县| 乐山市| 吉安市| 通许县| 井陉县| 岚皋县| 林周县| 明水县| 麻栗坡县| 交城县| 南和县| 广河县| 华宁县| 枣庄市| 乾安县| 密云县| 子洲县| 星座|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