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才知道汽車的里程表還能改動。”近日,淇濱區新世紀花園小區的常先生向記者反映,他最近購買了一輛二手車,到4S店修理時竟發現汽車的里程表被動過手腳,顯示的里程“縮水”了近6萬公里。
通過保養記錄
常先生告訴記者,幾個月前他購買了一輛二手汽車,買車時里程表顯示的行駛里程為8萬多公里。過了一段時間后,常先生感覺這輛車的剎車系統出了問題,考慮到該車還在“3年或10萬公里保修”的期限內,常先生便來到4S店修車。然而,到了4S店常先生才知道汽車的里程表被動過手腳。
“工作人員告訴我,汽車上次在這兒保養的時候里程表顯示的里程是不到14萬公里,現在卻顯示不到8萬公里,按照廠家規定,這輛車不能享受免費維修服務了。”常先生說,他這才知道汽車的里程表還能改動,“雖然車子沒啥大問題,可我還是覺得心里不舒服,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調里程表已成二手車行業“潛規則”
常先生的遭遇屬于個例還是普遍現象呢?9月5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二手車里程數對不上很正常啊!”淇濱區一名經營二手車買賣的姜先生告訴記者,二手車調里程表已是該行業“公開的秘密”。
“我們經常遇到買來的二手車里程和我們維修登記系統里的里程對不上號的情況,按照廠家的規定,這樣的車輛是不在保修范圍的。”淇濱區某汽車4S店的售后服務經理陳先生告訴記者,對于二手車被改里程的事情他們已經見怪不怪。
據業內人士透露,將二手車的里程調少會讓車看起來更“新”一些,售價也會相應提高,還更好賣,這在二手車行業里已是“潛規則”。
調里程表涉嫌違法
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
然而,消費者如果買到里程表被動過手腳的二手車,維權并不容易。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還無法通過技術手段鑒定汽車里程表是否被動過手腳。大家在購買二手汽車時,一定要保留好相關票據和合同,以備不時之需。
購買二手車怎樣避“坑”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買二手車時要怎樣避免被“坑”呢?為此,記者采訪了我市從事多年汽修工作的邢師傅。
邢師傅建議,消費者應到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市場,選擇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經銷商購買二手車。
另外,消費者在買車之前可以到4S店和保險公司,通過車輛車架號、發動機號等信息來查詢車輛的維修、保養記錄以及出險記錄,盡可能掌握車輛的歷史。還可以請專業人士通過車輛的剎車片、輪胎、發動機等部件的磨損程度來判斷汽車的狀況。
邢師傅告訴記者,不能將車輛的里程當作衡量車況好壞的關鍵因素,“相較于看里程表,仔細查看車輛底盤、發動機、變速箱更重要,如果它們沒有重大故障或磨損,對行駛就不會有影響”。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