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完成了!”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保守派陣營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曠日持久的組閣談判邁出關鍵一步,雙方就正式聯合政府協議達成一致。據德國電視一臺7日報道,聯盟黨和社民黨聯合組閣談判的最后一輪會談于當地時間6日開始,經過20多個小時的徹夜艱難談判,雙方代表在7日上午就組閣協議達成一致,除各領域主要政策外,雙方還確定了未來政府各部門領導權在黨派間的分配情況。此次談判的成功,結束了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長達4個多月的政治僵局。
德國《明鏡》周刊7日稱,聯盟黨與社民黨當日就組建大聯合政府達成協議,該份協議已獲兩黨領導人同意。據參與組閣談判的人士介紹,該協議還明確了兩黨分工,其中社民黨將負責外交、財政和勞工等部門工作。德國《圖片報》則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獲得經濟與科技部長及國防部長等職位;聯盟黨的基社盟黨魁舍費爾將出任內政部長;社民黨主席舒爾茨將出任德國外長。德國一共有14個部,其中經濟部、財政部、外交部和內政部被認為是較為重要的聯邦部門。
德國媒體此前稱,舒爾茨決定將在新一屆大聯合政府中出任部長職務,這一決定一度引發社民黨黨內不滿。《南德意志報》稱,為了消除黨內的分歧,舒爾茨將把社民黨主席職位讓給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安德烈婭·納勒斯。
在贏得德國大選4個多月后,默克爾仍在等待宣誓就職。2017年9月,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與基社盟(聯盟黨)未能在聯邦議會選舉中取得過半席位,不得不尋求與其他小黨聯合組閣。2017年11月,德國聯盟黨、自由民主黨和綠黨啟動“牙買加”式組閣會談(因三黨各自代表色分別為黑、黃、綠,與牙買加國旗色相仿)。但此次談判隨著自由民主黨以不可調和的分歧為由退出而宣告失敗。三度出任總理、執政超過12年的默克爾遭遇政治生涯最大的危機。
在“牙買加”組閣談判破裂后,默克爾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與社民黨再次結盟、組建大聯合政府上。經社民黨籍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斡旋,在選舉前放話堅持做反對黨的社民黨“回心轉意”。1月26日,聯盟黨與社民黨正式啟動聯合組閣談判。因雙方在醫療等關鍵問題上的分歧,本應于2月4日結束的談判被迫三度延期,直至7日協議達成。路透社7日稱,默克爾率領的保守派在組閣問題上向社民黨做出了巨大的讓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認為,此次達成組閣協議,也得益于社民黨的“U型”轉彎。
美國CNBC網站7日稱,雖然聯盟黨與社民黨已就組閣協議達成一致,但該協議還需獲得大約46萬名社民黨黨員投票通過,這一過程預計要3個星期左右。德國政論雜志《希思羅》認為,社民黨已經掃除各種障礙,不可能再拒絕。
若社民黨投票結果支持該協議,新一屆德國政府有望在3月底前組建成功,默克爾將正式開啟其第4個總理任期。《圖片報》稱,在此之前德國已經歷了4個多月的政治不確定,這削弱了德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并引發各界對于默克爾還能擔任總理多久的疑問。《明鏡》周刊的民調顯示,51.2%的受調查者不看好新的大聯合政府。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