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隨著鐵路12306APP的上線,微信購票的落地實施,再加上最近“常旅客會員服務”(積分換票等)的推行,可以說,鐵路基于大數據而開發的服務越來越全面。
此前,鐵路通過對數據的精準分析,實現了“行程沖突不得重復購票”,有效地遏制了網絡黃牛,為旅客出行創造安全的購票環境,為旅客多種出行方案的落實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從2015年12月開始,人們發現12306的運行更穩定了,經過3年的云化升級,在2017年1月,12306經受住了每天多達250億次的訪問,這是“云查詢”的功勞,更準確地說,是數據支持與數據運用的完美結合。像外賣上高鐵、動車自主選座這樣的進步,無一不是依靠互聯網的支撐。《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除了發現人們依然鐘愛鐵路出行外,還對2018年總體客流量和大致分布進行了預測,讓運輸部門能夠提前備足運力。當然,這里面鐵路面臨的壓力最大,因為除了現在預測到的這些客流運量,還要預防不良天氣時客流的激增,面臨著多重嚴峻考驗。
每一次技術與服務的進步,都是對數據精準把握的結果。建設網絡強國,一方面是保護數據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要用活數據、讓數據說話。構建健康網絡環境,保護用戶隱私不被泄露,這是使用數據的第一步;在掌握數據的基礎上,科學分析、精準定位,則是用活數據的關鍵。
在春運來臨前發布《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顯示了鐵路部門做好功課,為解好春運難題所做的切實努力。面對“春運大考”,僅靠一家之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中國要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最終目的是要讓網絡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服務。為此,互聯網的使用者和建設者不僅要有共同的目標,還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思維,真正讓數據說話,走好網絡強國之路。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