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畢業季趣味師生合影在網上引發熱議。
視頻中,杜鵬和他的學生走遍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園的所有知名打卡點,西北門的大石頭、操場、圖書館等,老師和三位學生擺出五花八門的姿勢,配合滑手、踢腳、跳躍等姿勢完成多組照片轉場。
隨著輕快的音樂,杜鵬和學生們并排手挽手踢腿“踩點”,師生其樂融融,配合默契,被網友直呼導師有“被迫營業”又很開心的樣子。
(相關資料圖)
杜鵬在拍攝中顯得格外積極,富有新意的搞怪“小動作”不斷,時而比心,時而在臉下捧花,時而比出“沖擊波”的動作。在拋出學位帽的時候,杜鵬笑著跳得最高。
6月初,視頻中出現的老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營銷管理系主任杜鵬告訴九派新聞,這組照片的拍攝由自己今年的碩士畢業生發起,主要目的是為留作畢業紀念。為了完成這組照片,他們一共花費兩個小時,打卡了校園內各個特色地標。
視頻發布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3屆營銷管理系碩士研究生蒲虹竹也告訴九派新聞,杜鵬老師平時治學嚴格,但私下對待學生平易近人,“不端著架子,和學生平等交流”。在視頻拍攝時,“杜老師的點子比我們學生還多。”
對此,杜鵬告訴九派新聞,“師生關系”更關鍵在于雙方如何定義,“現在我們是師生,但是以后可能學生也會是我的老師。”
杜鵬和2023屆畢業學生拍攝的合照。 圖/受訪者提供
【1】擺pose的時候,點子比我們的還多
每年畢業季,杜鵬都會與學生拍照留念,此外,他還會和學生一同“劇本殺”、“密室逃脫”。
在他隨身攜帶的背包里,就放著與畢業生的合照。“這位同學是13級畢業的,現在在某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這位同學現在在某家國企就職……”
對于師生關系,杜鵬有自己的理解與處事原則。他認為,老師“端著架子教育學生”意義不大,“亦師亦友”更值得被推崇。
“不僅是學術上,還有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困擾等多方面,都可以和老師溝通,我也非常愿意為學生提供建議。”他說。
視頻拍攝學生蒲虹竹告訴九派新聞,杜鵬私底下很溫和,“他不像有些老師端著架子,更多就像同齡人一樣溝通,和你分享過往的經驗,當下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問他,他都會平等交流。”
但同時,杜鵬對待工作非常嚴格。蒲虹竹說,自己被導師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是看到他會將手表往前調20至30分鐘,以盡量做到在截止期限前處理完畢事務。
今年畢業季,杜鵬的碩士畢業生蒲虹竹向他直接發出了趣味拍攝的邀請,杜鵬毫不猶豫便答應。
蒲虹竹提前準備好參考視頻,拉著老師和同師門同學,找了位朋友,在校內花兩個小時就完成了拍攝,“擺pose的時候,杜老師的點子比我們的還多。”
【2】“非常寬容,允許學生試錯”
杜鵬坦言,之所以能和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氛圍,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源自他的導師萬后芬。
萬后芬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教育部首屆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也是國內營銷學的奠基人之一。杜鵬是萬后芬的關門弟子,碩博均拜讀其門下,2009年,萬后芬退休,杜鵬正式留校任教。
雖然兩人在年齡上相差近40歲,但杜鵬在和自己的老師交流時,“從不會害怕老師,有什么話就直說。”同時,萬后芬對待學生“非常寬容,允許學生試錯”的教學模式深深影響了杜鵬,“這個東西是受我導師的影響,只有你自己感受到了,才會把它傳遞出去。”
另一方面,在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上,杜鵬也有自己的嚴格和堅持。每年,他的名下只能帶1至2名碩士研究生,每有學生來選擇導師,他都要設置“三關”來篩選學生。
第一關篩選學生簡歷,第二關會發好幾輪的項目或者是課題,限制一個截止日期,按照事件上交,最后一關是面試,一般就是看思維方式、口頭表達能力,三觀是否相近等等。
杜鵬強調在實踐中鍛煉學生,“讓他們提早熟悉和適應社會”。鍛煉的方式,包括帶領學生拜訪各種企業,直接讓學生為企業負責團隊宣講等。他還把讀書分享會從教室帶進公共場合,讓學生制作PPT并進行線下路演。
這幾年,人工智能、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為了緊跟時代,他自掏腰包讓學生學習理工技能,“我一直跟我學生講的是,無論大環境怎么樣,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供過于求的背景下打造供不應求的東西。”
目前為止,不包括在讀碩士研究生,杜鵬已經培養了學術類研究生29位,專碩MBA已超一百三四十位。此外,他每年還會指導10個本科生。他的學生雖普遍較為年輕,但也不乏在企業中擔任要職,“我的職責是篩選發現有潛力的人,然后去培養他,甚至是賦能給他。”
【3】讓知識流動起來
自1995年進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杜鵬便與這所學校結緣,從碩士到博士再到留教本校,看似平穩的人生也面臨過種種考驗與選擇。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杜鵬一個月可以得到兩三百塊的補助,半個月過去后就只能靠導師的接濟度日。那時他接校企合作的項目,常遇到有錢卻學歷不高的老板。
“為什么會出現情況呢?”杜鵬自問道,“我覺得一個原因是我們越往前走,越放不下一些東西;第二個是知識沒有流動。”
畢業留教后,杜鵬和妻子有了孩子,剛剛畢業的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
據杜鵬回憶,當時剛開始任教時工資不高,而他們除了撫養剛出生的孩子,每個月還要付三千多塊房貸。為了給家庭更好的生活,他不再將自己局限于三尺講臺,開始展望校外的寬闊天地,與企業打起了交道。
為了跟上業界的步伐,杜鵬生活、工作之余擠出大量時間看書。
在被問及最佩服老師的一點,學生蒲虹竹直言道:“不管是在做什么,他今天有多忙,他今天一定會閱讀,哪怕是坐動車上。”
2018年,杜鵬就開始了高強度閱讀的生涯,每年的閱讀量在兩百本左右。他表示,不管是在高鐵站等車還是趕飛機,都會閱讀。
現在,杜鵬的書單加入了大量關于傳統文化的書籍,相較于西方思路,他想讓中西理論進行“對話”,更多地融入中國的傳統思維去解決中國的企業管理問題。
杜鵬感嘆道:“西方的東西好我們學習,但是不能完全套用,我們需要有中國的東西去解釋,去體現,不能沒有自己的東西。”
關于學生拍攝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火這件事,杜鵬并不意外,他用營銷的思路分析了爆火的原因。“一是接地氣,二是這種呈現形式不同于傳統,三是尊重學生。”他說,“畢業要有儀式感和一種記憶,也許對他們絕大部分人來說,這是校園里最后的美好時光。”
杜鵬和2023屆畢業學生拍攝的合照。 圖/受訪者提供
未來,杜鵬打算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專新精的管理與營銷作為研究的主攻領域,并計劃在十年后做一套書,“做具有中國特色的營銷管理”。
九派新聞記者 楊臻 實習記者 黃夢宇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