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6日訊 “機器人做手術也靠譜!手術后第三天我就能下床繞著病區走五六圈了。”2月16日,64歲的肖先生術后恢復良好,對著記者為醫護團隊以及團隊的“超級助手”——達芬奇XI機器人點贊。隨著此例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的順利結束,武漢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突破100臺,標志著該院泌尿外科在精準超微創外科領域邁向了新征程。
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查房時為肖先生聽診。記者劉越 攝
【資料圖】
“科室完成的百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中,患者最大年齡87歲,最小年齡29歲,無一例中轉開放,且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對患者無疑是最大的獲益。”該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袁敬東介紹,自2022年5月24日科室開展第1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以來,團隊以最短的時間實現了數量和難度的雙重突破。
武漢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第100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現場。
在這百例手術中,涵蓋了泌尿外科領域內所有的高難度術式,其中包括前列腺癌根治術21例、腎腫瘤部分切除術14例、腎癌根治術12例、膀胱癌根治術7例、尿路上皮癌腎輸尿管全長切除術8例、復雜性泌尿系結石+UPJO成型術9例、輸尿管狹窄舌黏膜修補術3例、腹膜后腫瘤切除術22例等。
與傳統的腹腔鏡微創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表面上的創口雖然相差不大,但內部操作會更加精細。“人的手只能轉180度,而機器臂可以轉到540度,更加靈活,可以幫助醫生突破肢體的局限性,提高手術的精度和穩定度,并且有效減少對患者身體的創傷。”袁敬東主任介紹道。
機器人只是工具,工具背后的“最強大腦”還是人。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周高峰表示,手術機器人是醫生眼睛和手的延伸,“達芬奇”機器人可以將視野放大十倍以上,確保醫生在極為狹窄的空間內獲得精確的高清視野,再運用機器人靈活的“巧手”進行切割、縫合等一系列操作,實現更為精確的吻合效果,極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有效減少患者疼痛,縮短術后恢復時間,保護患者控尿功能等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手術。
據悉,市第一醫院泌尿外科手術團隊不斷提升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技術水平,并積極推進相關技術知識的科普宣教,讓越來越多的患者了解并接受這一手術方式。這也是該院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對打造江城“最溫暖醫院”服務品牌的有力踐行。(長江日報記者劉越 通訊員譙玲玲 孫瑩)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
頭條 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