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共和黨眾議員喬治?桑托斯(George Santos)近期深陷履歷造假和財務不透明等丑聞,引來民主黨人、甚至包括多名共和黨人的抨擊,要求其辭職。
綜合美國《國會山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等美媒觀點,喬治·桑托斯雖然丑聞不斷,但不會因此離職。因為“謊言早已是美國政客的常態,他們普遍都會造假”。新上臺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也打破沉默,表態稱桑托斯應該留在眾議院“對選民負責”。對于桑托斯造假一事,麥卡錫回應稱:“很多議員也這么做。”
(資料圖)
美國《國會山報》列舉了桑托斯的謊言。他聲稱曾取得紐約大學學習金融和經濟學雙料學位,實則本科肄業;他宣稱曾就職于著名投行高盛、花旗集團,實則從未涉足金融業,還涉嫌在巴西偷竊母親雇主的支票。
桑托斯曾稱自己的家族在全球坐擁13處房產,組建大型動物救援機構,是“驕傲的美國猶太人、大屠殺幸存者的后代”。實際上,桑托斯沒有任何慈善經歷,父母也是普通工薪階層,祖先與猶太人毫無聯系。
彭博社專欄作家瑪修·伊格拉斯評論稱,桑托斯造假案不僅暴露了美國政客說謊成性,更說明了美國兩黨政治運作的失敗與選舉制度的缺陷。“美國共和黨沒有任何預先審查機制,導致推選出的競爭者丑聞纏身”。
他還提到,履歷造假的美國議員不勝枚舉,造假的傳統由來已久,選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分辨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謊言。
2010年,前康涅狄格州檢察長理查德?布盧門撒爾為贏得議員選舉,謊稱曾在1976年參加“越南戰爭”,戰功顯赫。后經核實,布魯門撒爾只是在美國預備警衛隊兼職,根本沒有服兵役的經歷。
與桑托斯“移民之子、性少數群體”的謊言類似,2012年,美國自由派代表伊麗莎白·沃倫競選參議員時也曾高舉“美洲印第安土著”身份。后經DNA檢測,她的印第安基因不足1%,是為了贏取選票、博得同情而偽造出身。
康奈爾大學教授格萊恩·C·阿爾特舒勒批評稱,美國政客“經常毫無底線地撒謊,也很少被追究責任”。
他指出,在美國,“真相還沒系好鞋帶,編造的謊言就已經跑遍了半個地球。”例如,前總統特朗普在其任期內發表了30573個謊言,平均每天都要撒謊21次。
面對履歷造假的指控,喬治·桑托斯拒不承認,辯稱道:“每個人都對我吹毛求疵,我只是對履歷進行了美化,部分措辭不夠準確,并沒有說謊。”
桑托斯負責的國會第3選區覆蓋紐約州長島北岸與皇后區東北區域。該選區原本為支持民主黨的“藍區”,此次成功“翻紅”引關注。美媒認為,即使當前履歷造假丑聞愈演愈烈,共和黨也必然不愿意放棄席位優勢,桑托斯不可能辭職。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方子添
【來源:九派新聞】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