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分化整理。滬指低開下行,收盤跌0.53%; 創業板指小幅整理,收盤跌0.05%。滬市縮量,創業板放量,兩市上漲個股略占多數。
外圍下跌加上A股本身有技術面的壓力,周二的調整和低調均在情理之中。而市場也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滬指在連續上漲后,在3700點一帶的前高點附近開始營造階段頭部。周二和上周五的兩個跳空缺口令周一的K線成為“孤島”。眾所周知,“島形”是很強的反轉信號,若周二的缺口近日不補,則接下去的調整力度會加大。結合近期乖離率已較大,調整到3600并不稀奇。
其次,創業板近日量能持續放大。連續5根小陽線,伴隨著量能逐級放大,而股指也來到了前高點附近,主力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氣才能維持大盤的相對平穩。
一方面,創業板權重前8股4漲4跌,成交金額前8股也是4漲4跌,說明資金的分歧和爭奪均比較激烈;另一方面,近期最火的兩個賽道,新能源和元宇宙均已高處不勝寒,且有高位滯漲或頻繁拉鋸的跡象。
第三,留意熱點變化,以及可操作性。主板漲多了要調一調,創業板更是隱憂難消,但場內資金從不甘寂寞,總會營造新的賺錢機會。
在個股分化、熱點輪換的基調下,周二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國產軟件、鴻蒙概念、知識產權等老牌科技股整體上漲,不乏漲停股。
另外,國內外疫情的發展態勢,又刺激了新冠檢測、疫苗及防疫用品等相關個股的短線起爆,諸如天瑞儀器、九安醫療等“東山再起”。
這兩大類很大程度托起了創業板,也活躍了市場人氣和炒作氛圍。這些板塊沉寂一段時間后,在大盤有調整壓力時,成為主力的輔攻方向。
從換手率數據可以看到,在兩市個股上漲僅約55%的背景下,15%以上換手股的上漲比例竟然高達80%以上,說明投機短炒又快速升溫了。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疫情形勢,不僅國外受“奧密克戎”的沖擊又有趨于嚴重的態勢,而且國內有疫情地區的上市公司不少宣布臨時停產,也引發人們對部分行業乃至經濟形勢的擔憂,多少會在心理上影響市場情緒。
綜上,兩市在形態和內部結構上均有調整壓力,或出現年末的階段調整為來年行情蓄勢做準備,而“次要熱點”的輪流表現或成短線機會所在。(快報證券)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