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開市次日,市場出現回落。截至16日收盤,81只北交所個股僅7只上漲,3只停牌,71只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個股有16只。
首日被爆炒的10只新股大多下跌,僅志晟信息和漢鑫科技分別上漲12.71%和4.37%,其余8只新股下跌。其中,大地電氣、中設咨詢、同心傳動、中寰股份、恒合股份跌幅均超過10%。
從盤面看,諾思蘭德和森萱醫藥兩只醫藥股15日雖然下跌,但機構資金卻逆勢買入。一個機構專用席位斥資430萬元買入諾思蘭德,湊巧的是,一個機構專用席位同樣斥資430萬元買入森萱醫藥。
根據興業證券測算,截至三季度末,北交所上市公司機構持股占比達20.64%,主要機構投資者為一般法人(12.34%)、非金融類上市公司(5.73%)和券商(1.67%)。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北交所持股占比僅為0.43%,明顯低配。
對此,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分析稱,“公募基金未來增配北交所個股的空間較大。截至三季度末,可用于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實際投資規模僅11.18億元,占比為3.23%,雖然相較于二季度已在提升但仍處低位。另一方面,從新成立基金的情況看,已注冊的有華夏等8家北交所主題基金。北交所主題基金采用2年定期開放的運作方式,80%以上非現金資產將投資北交所股票,為其帶來更多長期增量資金。”
對于北交所,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提醒投資者應注重風險控制。她表示,“一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與滬深兩市的公司存在差異,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業績的穩定性不及主板。另外,中小企業普遍來說抗風險能力與融資能力不及主板的藍籌公司。因此,從基本面上看風險和波動會更大,投資難度以及對投資者風控能力的要求也相對更高。”
華鑫證券建議重點關注高景氣度產業,如半導體、碳中和等長賽道,在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相關投資標的。北交所企業以“專精特新”為主要特點,有一批在某細分領域深耕的優秀制造業公司。視角拉遠來看,其所在的細分行業往往是某一產業鏈的部分環節,也將受益于長賽道的類指數級別發展。(記者 陳燕青)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