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人民銀行9月10日發布的數據,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31億元。初步統計,2021年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9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295億元。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31.23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2.2個百分點。
從新增人民幣貸款上來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在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的政策引導下,本月企業部門新增信貸較去年同期有所多增,居民部門有所回落。他說,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新增5215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2037億元;短期貸款減少1149億元,比去年同期多減1196億元;票據融資保持較高增長,本月新增2813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489億元,表明當前有效信貸需求偏弱。居民部門短期貸款新增149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348億元;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新增4259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312億元,反映出房地產調控政策發揮效果,短期消費貸款和中長期按揭貸款都有明顯回落。
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來看,政府債券對社融增長形成支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社融規模回升除了季節性因素外,本月最顯著的特征是政府債券發行開始發力。8月政府債券凈融資額約9738億元,單月規模創去年四季度以來最高,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少增4050億元。溫彬也表示,繼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后,專項債券發行有所提速。預計年底前專項債券發行還會有所提速,對社融形成支撐。
展望未來,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在貨幣政策穩健偏松的基調下,未來4個月信貸將平穩增長,月增速可能維持在12%至12.5%之間;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將明顯高于前8個月,企業股票融資增長可能略有放緩,但債券融資增速將在8月的基礎上平穩增長,直接融資規模增速上升。總體來看,社融增速將高于前8個月平均水平。
溫彬表示,需要做好宏觀政策的跨周期調節,加大力度提振內需,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企業信心,保持信貸規模合理增長,加大結構性政策和信貸結構調整力度,用好已經出臺的專項再貸款等政策,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支持,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