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發布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第二批第一年),越疆科技、韶音科技等36家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入選。2021年,深圳以134家企業的入選數位列全國第三;以累計169家企業的入選數位列全國第四、全省第一。
事實上,這些“小巨人”企業已成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深圳牢牢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集中資源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近日,深圳創新企業思謀科技自主研發的智慧交通一體化平臺,將AI系統架構應用于廣東省高速公路的病害圖像處理和分析,道路病害檢測效率和精度都大幅提升——通過AI算法檢測的照片超55萬張/天,而人工目檢為1.4萬張/天/人,前者是后者的近40倍,助推傳統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轉型。
作為新一代視覺AI前沿技術公司,思謀實現多項行業之最:研發全球最早的超分算法、圖像超分全球最佳效果、商用化效率最高的8K畫質增強系統,多次獲國際大賽冠軍及頂級期刊最佳論文,持續引領視覺技術發展方向。
短短幾年,思謀科技憑借自主技術創新推動新應用和新產品落地,并在一個細分領域做到行業引領。
在自主創新引領下,悄然成為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思謀科技的成長之路是深圳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縮影。
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深圳牢牢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在大攻關、重研發、補鏈條等方面,集中資源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5G、8K、人工智能、基因測序、3D顯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領域的創新能力處于世界前沿。
在深圳,華為、大疆、邁瑞、比亞迪、云天勵飛、微芯生物、優必選等高新技術企業林立,行業龍頭眾多。目前,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6萬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
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
近年來,深圳出臺《關于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通知》《深圳市企業研究開發項目與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項目資助管理辦法》等政策,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資助按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的10%予以資助;對異地遷入本市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資助,金額為100萬元。此外,深圳還鼓勵科技型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輔導、咨詢、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政策正走向細化。
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增添深圳經濟發展的成色。去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2.7萬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增加值9700多億元,同比增長2.4%。
“高新技術企業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最主要支撐力量。”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深圳實施了“企業全周期研發支持工程”,形成梯次接續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格局。下一步,深圳將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扶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