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394萬戶;全國1億多各類市場主體吸納承載近3億農民工群體就業……9月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介紹“激發市場活力規范市場秩序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今年上半年
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394萬戶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從2012年5500萬戶增長到1.46億戶,增長了近1.6倍,年均凈增長超過1000萬戶;其中企業從1300多萬戶增長到4600萬戶,個體工商戶從4000萬戶增加到9800萬戶;市場主體活躍度總體穩定在70%左右。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394萬戶。
談及就業問題,張工表示,近年來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新設市場主體,就業容納能力強、創業帶動就業特征明顯,有力支撐了年均新增超過1300萬人員就業。
張工特別強調了兩點:一是全國1億多各類市場主體吸納承載了近3億農民工群體就業,有力促進了農民收入增長、農民生活改善,有力增強了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內在活力,有力保障和充實了城鄉統籌發展進程中勞動力資源的補充。
二是個體工商戶群體直接帶動近3億城鄉人員就業。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支持和鼓勵群眾以自然人身份直接開展經營活動的政策,培育了9800多萬個體工商戶這一中國特有的市場主體形式,對吸納和穩定就業、發展經濟、活躍市場、安定社會、服務生產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了獨特作用。
張工說:“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的龐大市場主體,帶動數以億計的城鄉基層人員擴大就業、勤奮創業、勤勞致富,這是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2萬元的一大支撐面,保障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2018年以來
查處各類壟斷案332件
針對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市場公平競爭方面的工作,張工昨日表示,我國市場監管部門著力保護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已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著眼優化公平競爭法治環境,著力完善競爭法律制度體系。
二是著眼激發創新活力和增進民生福祉,著力規范市場競爭行為。2018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聚焦平臺經濟、醫藥保健、公用事業、建筑材料等民生發展重點領域,查處各類壟斷案件332件、不正當競爭案件3.6萬件、價格收費違法案件11.8萬件、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1788件,及時發布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度報告,加強案件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維護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
三是著眼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著力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聚焦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審查新出臺政策措施文件85.7萬件,發現和糾正違反審查標準的4100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189萬件,修訂廢止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近3萬件;大力查處指定交易、妨礙商品要素自由流通、阻礙企業異地經營等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促進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從嚴、從重、頂格處罰
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今年4月起,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開展了“鐵拳”行動,查處了一批食品違法案件。
針對這方面的情況,張工表示,近年來,我國食品質量、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持續好轉。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合規率達到93.5%;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在99%以上,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大宗食品合格率持續保持高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合格率在98%以上,肉制品在97%以上。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已連續12年零檢出,蛋制品中“蘇丹紅”已連續7年零檢出。調查顯示,2019年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比2014年提高了15.3個百分點。
張工介紹,市場監管總局自2018年組建以來,全系統共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97萬件,罰沒金額103.9億元,有效維護了良好市場秩序。
2020年共完成抽檢695萬批次,達到4.9批次/千人,是“十二五”末的2.2倍。及時公開不合格食品信息,提醒公眾安全消費;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3596噸。共處理食品投訴73萬件,有力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張工指出,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監管必須“零容忍”。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進一步推動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群眾關切痛恨的違法犯罪行為和突破道德底線的突出問題,從嚴、從重、頂格處罰,依法加強行刑銜接、聯合懲戒,縱深、持續推進“鐵拳”執法震懾。此外,還將提升監管效能,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強化社會共治,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已完成檢驗和批簽發
共30億劑新冠疫苗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有記者就國家藥監局在促進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上市等環節采取的舉措進行提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回應,國家藥監局先后已批準24個新冠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4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
陳時飛表示,疫苗作為防控疫情的有力武器,國家藥監局高度重視,把疫苗的研發上市作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一是及時制定指導原則,預設標準,始終把疫苗的安全有效放在第一位。二是研審聯動,滾動審評審批,加速新冠疫苗的研發上市。三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目前我國已經有兩個新冠病毒疫苗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
陳時飛說,在疫苗上市后的監管方面,多措并舉,確保疫苗的質量和供應:一是開展巡查檢查;二是實行派駐現場監督與服務;三是逐批做好質量檢驗,嚴格把關;四是加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和處置。
他透露,國家藥監局至今已完成檢驗和批簽發8000多批,共有30億劑,新冠疫苗全部符合規定,有力保障疫苗的預防接種需求。 (文/本報記者熊穎琪)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