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農(nóng)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tǒng)的 “乞巧節(jié)”。為了讓隊員們感受節(jié)日的氛圍,傳承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nèi)涵,中原區(qū)育紅小學(xué)組織開展了相關(guān)節(jié)日活動。
在“穿針乞巧”活動中,隊員們有的請教家長,有的去網(wǎng)上搜索視頻,把廢舊布料裁成6小塊正方形布塊,然后把線穿過針孔,把6塊布塊進行縫合,填入棉絮或豆類,做成了一個小沙包。孩子們在家長的鼓勵下不僅學(xué)會了踢沙包,而且還和家人、鄰居進行比賽,看誰踢的多,看誰的沙包做的結(jié)實。“投針驗巧”活動是科學(xué)小實驗,也是考驗隊員的耐心。中午時分,隊員們把盛滿水的碗放在陽光下,然后拿一根針輕輕放置于水面上觀察針影,并拍出針影的照片。在不斷的嘗試中,大家終于掌握了方法,銀針順利地漂浮在水面上。晚上,隊員們和家長一起仰望星空,尋找牛郎星、織女星、北斗七星等星宿的位置,感受滿天星之美。在“雕塑自己”的活動中,隊員們先拿著鏡子認真觀察自己的外貌特征,然后利用泥巴、彩泥、面團等材料,按照自己的模樣,為自己捏一個泥人或面人。在動手的過程里,隊員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與眾不同。在“花染七夕”活動中,隊員走訪社區(qū)尋找鳳仙花,了解鳳仙花的特點和價值,并拍下了鳳仙花的照片。有的隊員家中種植的就有鳳仙花,他們用花瓣為媽媽或姐妹染指甲。
乞與人間巧,誰知巧已多。本次七夕活動,不僅讓少先隊員了解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激起了他們對科學(xué)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耐心和信心,也進一步增強了動手能力。
記者 周娟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