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評論員 徐兵
(相關資料圖)
8月24日,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多地出現市民排隊搶鹽現象,部分商場和網店食用鹽一度脫銷。
這一幕似乎熟悉,甚至有些可笑,也被網友調侃“沒事咸的”。廣大市民搶鹽的動因無非有兩點:一是擔心海水被核污染水污染,沒法再提煉鹽;二是認為食用碘鹽可預防核輻射。
不妨試想下,鹽是人的必需品,一旦短缺,不要說防核輻射了,恐怕連我們的生存都會受到威脅。龐大的中國,特別是現在的中國市場能會缺鹽嗎?
針對此次市場波動,我國鹽行業唯一中央企業中鹽集團第一時間做如下聲明: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管理,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事實上,不僅不會受污染,供給還相當充足。中鹽集團并表示,他們是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食鹽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其中井礦鹽占比95%、湖鹽占比4%、海鹽占比1%,“中鹽集團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布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換言之,僅中鹽集團一家生產的食鹽,就夠大家吃的了,保障消費綽綽有余。
鹽沒荒,甚至很充足,但人心為何慌了?
冷靜下來想了想,我們必須看到,這種恐慌情緒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背景。一方面是基于對未知因素的恐懼;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對稱,也給流言滋生產生了空間,引發了人們的盲從。
是從眾心理也好,是珍惜生命也罷,無可厚非。但相比于“搶鹽風波”,這次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心理核污染”。俗話說,人心似水,民動如煙。此時更需要正確心理引導,防止再產生其他的恐慌心理以及跟風現象,以理性安慰公眾的緊張情緒。
面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關鍵是要加強信息的公開,讓市民能夠更加理性地去應對。這里面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加強核污染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當人們得知更多核污染的知識,自然就不會加入瘋狂搶購中。另一方面,及時發布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動態以及國內相關應對措施等,以權威的信息占領輿論高地,讓一切不實謠言止于公開。
值得欣喜的是,相關方面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我國海關總署第一時間發布公告,自8月24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不少平臺以及相關企業也紛紛響應;廣東等多個沿海省市也表示,今后將對海水定期進行放射性元素送檢;媒體也開始大篇幅介紹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問題終會得到好的回應,我們會盡快走出這場“陰霾”,讓工作和生活回到正常的軌道。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