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鄭州?
跑腿讓“幸福來敲門”
【資料圖】
開欄的話
鄭州,是個不斷長大的城市。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鄭州市常住人口總量增至1282.8萬人,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1位。千萬人中,有生于斯長于斯的“老鄭州”,也有為了夢想奮斗打拼的新鄭州人。
為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本報今起開設《我在鄭州》專欄,聚焦百姓吃穿住用行等民生話題,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鄭州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幸福,源自這座城有機遇有舞臺。幸福,源自這座城有溫度有大愛。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句話在張阿龍身上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作為UU跑腿大軍里的一員,他就是通過跑腿跑出了幸福“加速度”。
電車、頭盔、橙色工裝是他的典型三件套標配;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是他不變的日程表。為鄭州1200萬人而奔跑,為自己的明天而奔跑。
90后UU“跑男”張阿龍老家在開封尉氏縣。2021年,為了更好的追求,他放棄木工工作,趁著年輕,打算來鄭州闖闖。
置身鄭州“賽場”之后,他發現自己沒有學歷和技術優勢,想找合適又高薪的工作有點難。幾番思量之下,他選擇UU跑腿為自己的人生“賽道”,當上一名跑腿小哥。奔跑了一年半后,張阿龍覺得當初的選擇很正確,因為奔跑在路上,美好一直“鄭”發生。
“日常接的取送訂單比較多,送花的、排隊的、幫忙買東西的……”每次完成訂單收到用戶的好評,張阿龍比收到打賞更開心。比起當木工,跑腿這個工作對張阿龍來說更有意義,既能幫助別人,也能賺到錢,還能收獲別人的認可,一舉三得。
而在鄭州跑腿“賽道”上迎來的最大“賽事”,就是疫情期間發生的點點滴滴,讓張阿龍對這份工作的價值感受得更加明顯。
去年10月,鄭州遭遇疫情反撲,城市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停下來,像張阿龍一樣的跑腿小哥卻迎來了馬不停蹄的最忙“賽季”,成為非常時期城市里“最可愛的人”——買水果蔬菜、買奶粉、買藥……不同的訂單,連接著不同人的生活。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張阿龍每天能跑三四十單,可他累并快樂著:“我多送一單,大家就多安全一點。”
為了不讓異鄉的家人擔心,在送單期間,他還拍起了VLOG,記錄自己“奔跑的日常”,沒想到意外地收獲了大批網友的點贊和鼓勵。他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奔跑的鋼蛋”,寓意不怕艱險,堅強勇敢地向前跑,什么難關都能跑過去,這也是張阿龍的人生信條。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買奶粉的訂單,用戶的孩子剛出生沒多久,馬上面臨“斷糧”,用戶在訂單里寫到“十萬火急,拜托師傅一定要買到”。疫情期間很多店鋪關門,張阿龍跑了很多地方,才成功買到用戶要的奶粉。雖然這一單耗時很久,在收入層面是“吃虧”的,但張阿龍卻說:“我在UU跑腿這個賽道上奔跑,市民就是我的啦啦隊,為他們奔跑,既是本分也是情分,值得!”
張阿龍愛打游戲,有時候他覺得自己就像城市里的NPC,在每天的奔跑中,“解鎖”一個個任務,幫助陌生人解決問題,自己也收獲著快樂。
春暖花開,張阿龍跑得更賣力,他的理想是讓跑腿跑出幸福“加速度”,爭取在鄭州買個大房子,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本報記者 黨賀喜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