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衛計委、市民政局等五部門聯合公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村委會、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到2020年,本市約7000個村委會、居委會都將建起公共衛生委員會,健康北京的工作網初步建成。這個委員會被稱為老百姓“健康代言人”,今后將協調轄區內社區服務站、鄉村醫生、計生專干、家庭保健員、志愿者等等多方資源開展公共衛生服務。
長期以來,各村委會、居委會承擔了健康教育、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等方面工作,但存在工作資源分散、缺乏專業培訓等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層衛生與健康服務的相關工作。
新設立的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主要工作包括五方面,一是開展衛生計生政策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居民健康素養;二是做好轄區內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和動員,協助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收集報告涉及衛生與健康的違法信息,如協助落實優生優育、婦幼和老年保健,甄別依法行醫和非法行醫等;三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維護公共環境衛生,如除“四害”等;四是組織轄區村(居)民對政府部門衛生與健康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向有關部門反映群眾健康需求和建議;五是協助開展全市人群健康素養調查、慢性病調查、營養調查等工作,為各項公共衛生工作提供人群監測基礎數據。該公共衛生委員會還可試點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在轄區引入專業性公共衛生項目。
公共衛生委員會是村委會、居委會的內設委員會之一,接受上級政府和上級衛生計生部門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由主管衛生計生工作的村(居)干擔任,并配若干兼職人員,辦公場地設在各村委會和居委會內。
公共衛生委員會應該充分協調社區各類工作資源,例如社區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村衛生室)、物業服務企業、轄區單位代表、村(居)民代表、樓門長和社區志愿者等開展工作,協商解決相關公共衛生問題。
市衛計委副巡視員劉澤軍表示,推進村委會、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可以充分整合利用轄區內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鄉村醫生、計生專干、健康指導員、家庭保健員、社區志愿者等資源優勢和作用,有助于居民更好地享有衛生與健康服務。
目前,順義、海淀、門頭溝等區已啟動這項工作,預計年內至少三分之一的村、居委會將建起公共衛生委員會。市區兩級衛生計生部門將對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專兼職人員開展專業培訓。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