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規(guī)定》共12條,自2022年8月10日起施行。
記者從現(xiàn)場了解到,《規(guī)定》是為加強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保障糧食安全,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結合安徽省實際制定的。《規(guī)定》所稱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所稱糧食作物生長期,是指糧食作物從播種到收獲的自然生長周期。
如何將法規(guī)內容落到實處?《規(guī)定》明確,省人民政府應當將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同時還明確農業(yè)農村部門為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的主管部門,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的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
《規(guī)定》明確“不得違法割青毀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貯生長期水稻、小麥,用于青貯的密植小麥除外”。
同時,對于青貯飼料,《規(guī)定》提出,青貯飼料應當以秋玉米等秋季作物為主。確需青貯下一年春夏季大麥、燕麥、黑麥、密植小麥等其他春夏季作物的,應當在當年10月底前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備案。因自然災害造成糧食作物達不到正常產量的,可以青貯。
為加強對生長期糧食作物的保護,《規(guī)定》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割青毀糧行為有權舉報投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公布舉報投訴方式,并依法處理。
違反《規(guī)定》收貯生長期水稻、小麥,割青毀糧的,由縣級以上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毀糧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韓震震)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30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
頭條 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