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隴西縣委、縣政府高站位統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網絡”,按照“有明確陣地、有專門人員、有統一標識、有活動菜單、有規范制度、有地方特色”的“六有”標準,不斷壓緊壓實縣、鄉鎮、村“三級書記”責任,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全員式宣傳宣講
隴西縣堅持學思用相結合、知信行相統一,通過專家學者輔導講、領導干部帶頭講、理論骨干巡回講、宣講隊員進村講、幫扶干部入戶講,讓群眾喜歡聽、能聽懂、學得會、有作用,將新思想、新風尚的種子播撒進千家萬戶。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多層次開展面對面、互動式理論宣講活動1100多場次,有效覆蓋群眾26.8萬余人次,使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2019年,隴西縣委宣傳部被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評為“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浸潤式助力扶貧
吳繼剛是隴西縣福星鎮牛蹄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名志愿者,幾年前,他還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去年他家順利地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整理完書籍,吳繼剛又騎上他的小摩托車走村串戶,義務為五保戶、孤寡老人去理發。
成風化人、潤物無聲。隴西縣創新提出了“三講四送五評六個推進”活動。“三講”講出精氣神,“四送”送出真溫暖,“五評”評出好榜樣,“六推”推出新氣象。在不斷的探索中,文明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隴西城鄉大地勁吹文明新風,文明之約下的隴西,洋溢著蓬勃的生機。
創新式打造品牌
一個人就是一面旗幟,一群人匯聚成一束光。
在隴西的大街小巷、村頭鎮尾,隨處可見的志愿服務與城市文明攜手同行。志愿者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和名字,散落在全縣各個不同的崗位上,最大程度地奉獻光和熱。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渲染了一城“志愿紅”。
目前全縣注冊志愿團體230個、志愿者19247人,團縣委通過“志愿匯”手機軟件注冊志愿者2萬8千余人。縣志愿者協會、縣文化館“百姓舞臺”先后被評為甘肅省第三屆學雷鋒志愿服務“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和“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隴西縣‘百姓舞臺’唱響百姓心聲”成功入選全省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典型案例。
精準式志愿服務
文明貴在養成,文明重在實踐。隴西縣強化村民自治,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規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運行,堅決抵制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和老無所養等問題,廣泛開展“科技致富戶”“孝老愛親戶”等評選活動,著力遏制陳規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權家灣鎮焦家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靚美麗鄉村”成功入選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Vlog典型案例。文明辦、團縣委等單位積極開展“今生有約·緣來有你”活動。縣婦聯通過實施“巾幗家美積分超市”項目,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環境美化、鄰里互助等活動,用小積分兌出鄉村高顏值和鄉風大文明。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銀輝通訊員張愛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