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經濟水平持續提升,居民生活穩步改善。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1倍、1倍、1.2倍;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十三五”以來,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實現285.55億元,公共財政收入實現261.8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
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今年10月,在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中,南山杜鵑盆景研究會捧回2金、2銀、3銅的佳績。南山街道雙龍村的肖慶偉是其中一位金獎獲得者,他也是該研究會的發起者之一,村民們走出盆景產業化發展致富之路的引路人。
“相比5年前盆景種植戶年均收入3到5萬元,2019年已提升到年均10萬元左右。”肖慶偉清晰地記得,2016年,他回到家鄉時,村民還主要以“家庭式”盆景種植為主,規模小,沒有名氣,更談不上品牌。從事園林綠化工作的肖慶偉,常年在全國各地觀看盆景展,他漸漸發現,只有“合力”發展,才能讓南山的盆景享譽全國。
在區農委、南山街道等相關部門單位的支持下,首屆南山盆景展于2016年在雙龍村舉行,以南山盆景為主,包括全市盆景愛好者的作品共300多件參展,吸引大量游客和業界同行參觀,讓村民們看到了盆景產業的發展前景。
同年,南山杜鵑盆景研究會成立,村民在行業協會的帶動下,開啟抱團經營發展。如今,村里540戶居民有130戶從事盆景種植,全村有35個比較成規模的盆景園。2019年5月,雙龍村成功承辦重慶千盆杜鵑盆景展,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授予“中國南山杜鵑盆景之鄉”,引發盆景愛好者的強力關注,進一步打響了盆景品牌,花卉種植及樹樁盆景制作已經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據區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我區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其中,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351.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1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6元;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70.5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91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9元,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
經開區引擎作用突顯
大數據智能化產業集聚
10月30日,重慶宏鋼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里,技術工人正對一臺臺剛下線的車銑復合數控機床做出廠前的檢測和調試,基于在生產環節就嵌入了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樹根互聯”)的智能終端,機床在后期的運行、維護、升級中,都可依托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來實現。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根云,由樹根互聯打造。12年來,樹根互聯的科研投入超過20億元,所打造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已讓66.8萬臺工業設備成功“上云”,并提供基于大數據創新發展的云服務,為81個工業細分行業賦能。
2019年10月,樹根互聯西南區總部在重慶經開區成立。如今,重慶樹根互聯立足經開區、面向重慶工業互聯網發展,已完成“1核心平臺+3個總部”的戰略布局,即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根云平臺“一帶一路工業互聯網總部”、工業互聯網產融平臺總部和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西南總部,為重慶工業企業智能制造添加動力。
今年上半年,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入選2020年度重慶市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8月,重慶樹根互聯列入“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項目庫(第二批)”。重慶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致圓說,樹根互聯將積極打造重慶示范性工業互聯網平臺,為經開區企業上云上平臺提供良好的支撐,幫助企業降低數字化轉型升級門檻,同時,搭建平臺持續開展工業互聯網人才培訓。
樹根互聯是重慶經開區重點招商引資的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重慶經開區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產業發展持續向好,大數據智能化產業逐步發力。在2019年商務部對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重慶經開區躋身前30強、排名全國第26位,創歷史最好成績,單位產出強度達到3.66億元/平方公里,作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作用日益凸顯,主引擎動力更加強勁。
當前,重慶經開區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戰略機遇,全力推動廣陽島智慧創新生態城建設,加快構建大數據、大健康、大生態、大文旅、新經濟“四大一新”現代產業體系。
培育新經濟發展
產業生態鏈齊全
指靜脈智能門鎖、國內首個尿液檢測全自動智能馬桶……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京東智聯云“互聯網+新經濟”項目的合作成果重磅亮相。
在南岸長嘉匯購物公園,京東大藥房重慶旗艦店內,200多平方米的店鋪里擺放著2000多種藥品。該藥房店長說,這是京東在西南地區的首家大藥房,“憑借京東強大的藥品采購量和資源,進貨價低,店里藥品價格也普遍較低,最高可低30%-40%。”消費者也可現場掃碼,進入線上京東大藥房選購藥品,藥品在門店自提或者配送到家。
早在2018年,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與京東簽署“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合作項目,共同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即打造重慶市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基地,發展西南電商聚集中心、國家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互聯網+大健康”經濟示范中心。今年3月,京東將京東云、人工智能、物聯網三大技術板塊整合升級為京東智聯云,用全新的技術能力賦能“一基地三中心”。
“京東大藥房重慶旗艦店的線上線下融合經營模式,是京東‘互聯網+大健康’領域的示范項目之一。”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京東集團技術服務對外輸出的核心通道,京東智聯云在雄厚的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基礎上,大力開拓人工智能、IoT(Device)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領域,加快推動城市、政府、產業的數智化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更高階段邁進。
“十三五”期間,我區按照“智聚、智聯、智創、智造、智享”總體部署,圍繞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建設,重點推進數據治理、應用示范、產業融合等工作,激發智慧城市建設新需求、打造產業融合發展新引擎,全力建設數字南岸、智慧南岸。我區數字經濟涉及行業較為齊全,按照全市數字經濟“12+1”產業領域進行分類界定,全區除智能超算、智能機器人暫無經營數據外,其它領域均有涉足。目前,全區已聚集了阿里巴巴、科大訊飛、中國華錄、高通、城投金卡、中交通信等大數據智能化相關企業(機構)600余戶,重點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超算、物聯網、智能硬件等領域發展。本報記者 饒金蘭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