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文化遺產資源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現有不可移動文物836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2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32處,市縣級182處。登記文物藏品11667件(套),其中,一級文物有85件(套)、二級文物有291件(套)、三級文物有2007件(套)。全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257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24項,市級77項。這是記者從10月28日上午召開的蕪湖市文化遺產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消息。
近年來,我市切實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市將文物安全納入對縣區政府的目標考核體系,落實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和文物產權單位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明確其直接責任;文物行政管理部門通過加強巡查督察,落實監管責任。我市已經連續多年無文物安全事故發生,文物保護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
《蕪湖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已公布。《人字洞遺址保護規劃》《駱沖窯址保護規劃》《新四軍三支隊舊址保護規劃》等6個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已完成。隨著文物保護項目管理水平提升,文物保存狀況明顯改善。“十三五”以來,共完成了天主教堂墻體保護工程、模范監獄修繕工程等24個文物保護項目。
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穩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和社會教育作用更加彰顯。我市目前已完成《蕪湖舊影 甲子流光》、《皖江秋韻 鳩茲泉珍》、《百件文物背后的蕪湖故事》等圖書的編印出版工作。蕪湖古城內衙署前門、潘家大屋、俞宅、模范監獄等文物建筑維修工作已經完成,古城整體建設利用工作持續推進。市博物館出臺《博物館商業經營活動管理辦法》,開展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2020年,市博物館入選全省十家“最美博物館”。
蕪湖鐵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我市將非遺保護工作日常經費和專項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確保非遺保護工作正常開展。2名國家級傳承人、27名省級傳承人、39名市級傳承人每年每人分別被給予20000元、7000元、2000元經費補助。2017年1月1日《蕪湖鐵畫保護和發展條例》頒布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后蕪湖建市歷史上頒布的第一部實體法,從法律層面支持蕪湖鐵畫的傳承與發展。2019年,50位鐵畫工匠獲得了1800元/每人/每年的工匠補助,極大地鼓舞了鐵畫從業人員的傳承積極性。我市還設立了“蕪湖鐵畫保護和發展專項資金”,由市級財政預算安排,用于蕪湖鐵畫珍品及相關實物和資料的收購、傳承與展示場所的建設和維護、鍛制技藝的傳習以及制作人員的補助等事項。
大江晚報記者 吳安亞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