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為提高教育質量、加速人才培養、推動科研能力盡快躋身世界前列,俄羅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對教育主管部門進行調整,出臺由10個聯邦級項目組成的《俄羅斯國家教育方案》,提出未來教育發展方向、目標和任務以及資源配置和管理方案。同時,發展補充教育,通過奧林匹克競賽促進人工智能人才成長,并加快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監測機制,旨在支持教育優先領域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使教育適應時代新要求。
大力發展補充教育
“補充教育”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才以專業名詞形式取代“校外教育”,但近年來由于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得到迅猛發展。
2017年,俄羅斯提出6個教育優先發展項目,其中之一便是“普及兒童補充教育”,把補充教育提高到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并列的同等高度。為保障補充教育運行,俄羅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及法令指導具體行動,同時由中央財政撥款加大資金投入,大力發展補充教育,旨在加大青少年社會參與度,培養他們對科技、藝術和體育的熱愛,助力青少年個性化發展和人才成長,為國家發展培養創新人才。
2018年,俄羅斯推出由10個聯邦級項目組成的《俄羅斯國家教育方案》,其中之一是《為了每個兒童的成功》,意在開展補充教育,為天才兒童職業定向提供支持。項目要求,截至2024年,80%的5—18歲俄羅斯兒童和青少年都要納入補充教育計劃。項目文件對兒童智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在各教育領域都作出了要求,并不斷完善與改進,要求補充教育系統制定教育方案,以滿足兒童的不同教育需求。
當前,俄羅斯補充教育系統發展兒童智力和創造力包括多方面任務,其組織形式和結構模式仍在不斷發展。
俄羅斯補充教育體系涉及自然科學、旅游和地方研究、技術、社會和人文、藝術、體育運動等,促進兒童的身體、精神、智力和愛國主義教育等。補充教育系統開展的活動主要有主題奧林匹克競賽、兒童研究和設計競賽、科學知識活動、工程和設計競賽、藝術和創意競賽及節日等。俄羅斯每年會舉辦大量此類競技賽事,這些活動的蓬勃開展,對于早期識別、專業支持并發展兒童智力和創造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俄羅斯目前在全國80個地區共擁有135個兒童科技園,以及為生活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兒童設立的85個移動科技園,大多數地區都設有數字教育中心,數十個兒童補充教育中心以“科學合作之家”形式依托高校開展工作。注冊的補充教育機構主要在大城市開展工作;小城鎮和村莊的兒童可以利用學校創建的公共空間發展自我,遠程學習和網絡教學也是獲得補充教育的重要渠道。
重視天才兒童培養
天才兒童的發現和培養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俄羅斯十分重視天才兒童的鑒別和培養,并視此項工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2年,俄羅斯政府頒布《天才發現與培養全國體系綱要》,2014年頒布《發展兒童補充教育綱要》,強調補充教育體系的重要性,為發掘兒童天賦潛能創造條件。為促進科學技術創新,俄羅斯出臺了《2013—2020年科學技術發展聯邦國家綱要》和《關于實現國家技術創新計劃》,使天才兒童的培養具有了培養創新人才的時代內涵。
多年來,俄羅斯學者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一直在理論和實踐方面不斷探索,為天才兒童教育提供了研究基礎,所建立的天才兒童發現和培養機制,為此項工作的持續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5年,俄羅斯“人才與成功”基金會創建“天狼星”教育中心,主要圍繞體育、科學和藝術三個方面執行天才兒童培養計劃?!疤炖切恰苯逃行闹饕劳兴髌鯅W運中心運行,該中心教育項目由俄羅斯重要研究機構、大學科學家和專家組織實施,包括體育、物理、數學、化學和生物等科目的學校優秀教師以及音樂、古典芭蕾和美術領域的杰出藝術家等。該中心教育課程為期24天,包括專業領域課程、發展休閑課程、大師課和健康課以及與各自領域獲得認可的專業人士面對面交流。在學年(秋季、冬季、春季)期間,兒童就讀于該中心專門開設的普通教育學校。要進入“天狼星”教育中心,兒童必須在科學、體育、藝術和文學創作方面表現出色。
為培養和發現更多天才兒童,俄羅斯正在全國各地建立和發展類似于“天狼星”教育中心的補充教育機構,以推廣天才兒童培養和支持模式。
開展奧賽篩選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是俄羅斯政府確定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在“俄羅斯聯邦數字經濟”國家計劃中,數字技術貫穿各領域以確保社會和經濟的加速發展。
為識別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天賦的學生,激發他們對學習現代編程語言、解決機器學習等問題的興趣,普及現代技術成果應用,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職業指導,俄羅斯教育部自2021年起每年舉辦全俄人工智能奧林匹克競賽(以下簡稱“奧賽”)。該項競賽不僅是智力競賽,還是一種特殊、高效的教育活動組織形式,國家為所有7—11年級的學生提供學習高級編程語言的平等機會,以幫助他們準備奧賽。
俄羅斯教育科學院的6名院士和2名成員是奧賽組委會、評審團和方法委員會的成員。俄羅斯教育科學院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所為奧賽提供科學方法和組織技術支持,來自高等經濟研究大學、遠東聯邦大學、庫爾斯克國立大學等俄羅斯主要大學的專家參與開發,參賽者為俄羅斯學校8—11年級的學生。參加奧賽的主要條件是掌握現代高級編程語言,可以使用Python、Java、C++等多種計算機編程語言來完成競賽任務。俄羅斯各種數字教育資源的提供不受地域和交通限制,奧賽組織者和合作伙伴會在官方網站發布這些資源。對奧賽參與者及其教師的主要支持包括編程語言學習、研究解決人工智能奧賽問題的方法和對有天賦學生的職業指導等。支持形式包括提供在線開放課程、流媒體轉播奧賽實況、舉辦主題視頻講座、提供奧賽教材、開展教育活動、提供訓練等。
這種以奧賽帶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模式,將為俄羅斯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豐沛的人才資源。
快速發展質量監測機制
除大力發展補充教育和完善天才兒童培養計劃外,俄羅斯近年來加速建立并完善教育質量監測機制,這對人才培養方向和培養模式的調整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法》,俄羅斯成立了聯邦教育科學督察署,組建了督察專家團隊,專家由聯邦教育評估研究院科研人員組成。督察署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針對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等教育機構實施督察和質量監測,督促各級教育機構的發展和改革,并制定中小學教師工作評價體系,開展學生學業評價。
督察署實施教育質量監測和評價的目的在于:對在校學生學業成績進行客觀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大學入學選拔等);對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對國家教育標準的內容進行及時修正;對俄羅斯聯邦各地區教育給予支持。
在基礎教育階段,國家負責4—8年級以及10年級學生測試的質量監測,以抽樣測試形式開展國家教育質量研究。國家組織的考試共有兩個:一是9年級的國家基礎考試;二是11年級的國家統一考試,這既是中學畢業考試又是大學入學考試。督察署專家負責開展俄語、數學、歷史或社會科學、地理、文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外語等15門科目的考試設計、確定測試項目和分析研究,由聯邦測試中心的信息技術專家提供技術支持。各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當地教育質量評價計劃的診斷性監測。學校則負責開展內部評估以主題測試形式了解學生進步情況。
在高等教育階段,俄羅斯為建立新型教育質量評估機制,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在不斷優化高校評估程序的基礎上,對評估體系也進行了更新。俄羅斯結合雇主對高校畢業生質量滿意度調查,開展了大規模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督察,督促高校改進教學方案,明確提出教學活動圍繞實踐技能,滿足用人單位需求。此外,開展大學生素質評估,加強高等教育相關立法及高校辦學許可監管。
(作者單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交流處)
《中國教育報》2023年01月12日第10版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