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教育廳、財政廳等部門印發《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質行動的通知》,決定從今年起在全省全面推進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提質行動”,指導各地在國家營養膳食補助標準每生每天5元基礎上,根據學生營養健康需要實施“5+X”供餐模式,推動學生營養餐從“吃得好”向“吃得營養、科學”升級轉型。
根據國家統一安排,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貴州全面實施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為基本特征的“貴州特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截至2021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已累計投入學生營養膳食補助資金236.80億元,每年惠及貴州農村中小學生380萬人以上。經過近10年努力,營養改善計劃實現貴州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農村中小學生營養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學生體質明顯改善。
貴州要求,根據學生營養健康需要,結合地方飲食習俗、食材供給等情況,各縣要按小學、初中各不少于16套制定帶量食譜供各學校選擇使用;要做到每餐至少“三菜一湯”,每天食材種類達12種以上,多種新鮮蔬菜和肉類充足供應,天天有雞蛋和水果,每周至少提供3次符合國家標準的學生飲用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和畜禽魚肉交替供應。各縣不得以方便管理、便于配送為由而不作區別使用一套單一食譜;食材配送企業不得以采購困難等理由重復配送單一食材。全面試行在政府提供每生每天5元膳食補助為主基礎上,家庭適當交納一點費用,提高供餐質量和標準。各縣要統籌用好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用餐。各縣要通過召開座談會、家長會和聽證會等征求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意見,要從嚴從低確定“X”試行標準和“5+X”實施方案并報縣、區政府批準后執行。
貴州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食材采購統招、統購、統配和統送要求,減少采購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和價格,保障食材質量,使“每一分錢都吃到學生嘴里”。各縣要按照食堂工勤人員與就餐學生人數不低于1:100比例要求配備食堂工勤人員,學校食堂堅持“公益性、非營利性”原則由學校自辦自管,不得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記者 景應忠)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