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日,北京市東城區將正陽門箭樓南望景觀視廊納入中軸線沿線環境改造提升,以更好傳承老北京風貌。
據介紹,南起珠市口,北至正陽門箭樓,東到前門東路,西到東城區與西城區交界范圍內的區域已經進入改造工作中,前門五牌樓油飾翻新、前門大街沿線第五立面、景觀照明、牌匾標識改造為改造重點,景觀視廊沿線的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整治和提升。
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介紹,景觀視廊是一種獨特的城市體驗,像是一部全景大戲,良好的景觀視廊范圍內應視線通達,并且通過有序布局的建筑空間、富有韻律的天際輪廓、豐富多彩的開放空間、精心配置的城市綠色景觀,構成城市整體景觀風貌。
王濤表示,景觀視廊的改造提升是綜合且復雜的工程,以當前提升的前門大街為例,建筑高度、建筑體量、建筑色彩都是景觀視廊的重要組成,目前從正陽門箭樓南望,還是可以看到沿線屋頂上有很多雜物、棚架、設施,不僅布局凌亂,而且其材質、色彩與沿線傳統建筑風貌格格不入,因此,前面五牌樓油飾斑駁、夜景照明效果等問題將成為本次景觀視廊的重點提升內容。
王濤所說的前門五牌樓原先位于正陽門橋南,且在中軸線上,建于明代正統年間,昔日曾是古代皇帝出內城前往天壇、山川壇祭拜必經的“御路”,是一座五間、六柱、五樓的沖天式建筑樣式,有著“國門牌樓”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市政建設等原因,于1958年被拆除。2008年又參照原樣、原工藝在原址重新復建五牌樓,保持了“五間、六柱、五樓”的沖天式牌樓風格。
如今,前門五牌樓雖然整體完好,但是經過長年的雨淋暴曬,油飾層出現開裂、局部脫落以及描金剝離、彩繪褪色等情況,對街區形象造成影響。
“因此,在油飾彩繪翻新過程中,我們堅持修舊如舊,沿用了傳統的‘一麻五灰’地仗工藝,并將原有彩繪全部用老手藝‘扎譜子’的方法,原樣復制下來,之后用旋子金線大點金彩繪龍錦方心。” 北京城建亞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古建油飾彩畫專家羅德陽介紹。
目前前門五牌樓施工現場已經搭建圍擋,全部包圍起來進行修繕。下一步,五牌樓正中牌匾上的“正陽橋”三個字,也將重新貼金修繕。
王濤表示,東城區對前門大街的屋頂將實行全面系統地規劃設計,嚴格管控屋頂環境和設施設備,保證景觀視廊內視線通暢與景觀協調。同時,也將對前門步行區域進行廣告牌匾規劃設計,從形、紋、質、色、光五個方面,結合老字號業態與傳統建筑風貌,延續前門大街商業文脈,凸顯京韻文化。
王濤介紹,目前東城區城管委、前門街道等部門正在加緊統籌調度,預計大北照相館、五牌樓彩繪油飾翻新將會在9月底至10月中旬完工;正在進行的第五立面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前完工。屆時,正陽門箭樓南望景觀視廊內將實現視線通暢、景觀協調,呈現平緩開闊的城市空間形態,展現大街立體的古都神韻。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6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5
頭條 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