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見習記者 王寧寧】久困于“燕窩第一股”的燕之屋,為何會屢敗屢戰?
【資料圖】
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燕之屋)多次沖刺上市,間隔時間不斷縮短,同時在A股港股間反復橫跳,近日宣布赴港股上市。
對賭協議、融資回血等或是其急于上市的原因。6月16日,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緣于公司存在較為嚴重的資金壓力或存在前期私募投資者退出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燕之屋正跨界做燕窩精華水噴霧、面膜等“燕窩+美妝”產品,目前系列產品還未上架旗艦店。
困于“燕窩第一股”
燕之屋又回到了港交所。6月12日,港交所披露,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上市申請書,中金公司、廣發融資(香港)為其聯席保薦人。
燕之屋赴港上市,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一年,燕之屋旗下門店超500家,斥巨資邀請劉嘉玲站臺。
同一年,燕窩行業爆發了史上最大的負面事件——有消費者舉報在食用燕之屋“特級血燕”后,出現發燒、惡心等癥狀。
檢測發現,燕之屋、鷹皇等品牌的血燕產品亞硝酸鹽嚴重超標。最終查明,這些毒血燕是由印尼等不法商家違法炮制,此后國內一度叫停了所有海外燕窩產品進口。
燕之屋上市也被迫終止,旗下數百家連鎖門店關、并、停到只剩一百多家。直到10年后,燕之屋才憑借即食化“碗燕”站穩腳跟。
2021年,燕之屋再次沖擊港股,依舊無果。同年12月轉戰A股,去年4月,證監會針對其招股書提出了57個問題,直指燕之屋產品是否具備營養價值、產品是否涉嫌虛假宣傳、公司是否通過大量廣告營銷支撐業務等問題,而隨后更新的招股說明書中,燕之屋并未對此準確回應。
2022年9月上會前夜,燕之屋主動撤回了IPO申報。但距叫停上市不足兩月,同年11月,燕之屋又重啟A股IPO申報,最終還是撤回上市申請。對于撤銷原因,燕之屋表示系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和綜合考慮公司自身實際情況。
如今時隔12年,燕之屋又重新沖擊港股,急于上市的心情不言而喻。
為何急于上市?
燕之屋多次沖刺IPO,并在A股港股間反復橫跳。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這表明公司上市愿望比較迫切,應該緣于公司存在較為嚴重的資金壓力或者存在前期私募投資者退出的壓力。”
招股書中,燕之屋表示,需要大量資金為運營提供資金并應對危機,如果無法以可接受條款獲得足夠資金,燕之屋的業務、財務狀況及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燕之屋與陽明康怡等股東簽署的對賭協議中,包括“發行人IPO申請被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退回或否決,或發行人撤回IPO申請,投資人擁有優先特權條款等對賭條款自動恢復的約定”。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燕之屋的收入分別為13.01億元、15.07億元和17.30億元;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72億元、2.06億元。
從業績表現及財務狀況上看,燕之屋似乎“并不差錢”,但其曾突擊分紅致使賬面資金減少,而且2021年還高價收購了四家經銷商,融資回血或是其急于上市的原因之一。
除食品安全、營銷等問題,燕之屋關聯方入股也是證監會審核的重點。燕之屋前五位關聯客戶中的大百誠堂、廈門金燕的實控人,也是燕之屋的發起人。
關聯方入股會涉及利益輸送、定價公允性、業務真實性等問題,廠家可以通過向關聯經銷商壓貨,從而實現業績增長的目的。
“燕之屋以線下直營店銷售為主,其控股股東控制部分線下區域市場,必然會引發市場對其業績真實性與獨立性的質疑。”柏文喜表示,公司IPO多次失敗一般是因為公司業務獨立性、可持續性存在明顯問題,或存在較為嚴重的違規違法、不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等方面的硬傷。
眼下燕之屋IPO的困擾,也不只是錯失了上市時機。
“不高”的護城河
燕窩是一種傳統高端食材,核心原料產自東南亞,國內廠商負責進口加工,所以市場準入門檻較低,企業競爭激烈。
“燕窩企業的競爭力主要在于品牌效應、規模效應。”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
燕之屋旗下有三大產品類型:純燕窩產品、“燕窩+”產品、“+燕窩”產品,如碗燕、鮮燉燕窩、冰糖官燕等。其中,燕之屋的收入主要依靠純燕窩產品,碗燕和鮮燉燕窩。2020—2022年,純燕窩產品收入分別約為12.54億元、14.42億元和16.38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96.4%、95.8%和94.7%。
記者在天貓旗艦店看到在售的“燕之屋碗燕即食燕窩108g*6碗”,活動價1061元/盒,618活動價格911元/盒。按折后價算,碗燕152元/碗,其成本低至30元起。
毛利雖高,凈利率卻不高。招股書顯示,燕之屋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42.7%上升至2022年的50.8%,同期凈利潤率由9.5%上升至11.9%。
這與公司的營銷策略也有關,2020—2022年,燕之屋營銷支出8.31億元,從冠名綜藝到邀請當紅明星趙麗穎代言,憑借重金營銷品牌溢價迅速提升。
而這種營銷戰略,極易被復制,尤其是門檻低的燕窩市場。成立于2014年小仙燉,一路如火炮制疊加電商模式,2021年市占率一度趕超燕之屋。
營銷只是一種手段,品牌溢價還是要建立在過硬的產品之上。燕之屋在招股中表示,其產品矩陣中“+燕窩”產品,如燕窩冰晶粽、燕窩精粹水噴霧、面膜等,向醫美行業跨界。目前該系列產品未上架天貓旗艦店,對此記者致電并發送采訪函給燕之屋,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得回復。
朱丹蓬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大健康及營養管理等加持下,燕窩的消費基數在不斷擴容,整個行業步入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規模化的發展節點。
闖關IPO之余,加固“護城河”也很重要。
責編:陶紀燕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
頭條 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