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賈永標】4月20日晚,金丹科技披露2022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35億元,同比增長6.4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2.36%。
資料顯示,金丹科技致力于研究開發乳酸及其衍生產品高效、節能、環保的生產技術與制備工藝并進行產業化,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和沉淀積累,公司產品已銷往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產能端來看,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乳酸消費國,也是最大的乳酸出口國,產能占全球的50%左右。其中金丹科技以15.5萬噸的年產能穩居世界前三位、國內第一位。
(資料圖片)
2022年核心財務指標逆勢增長
年報顯示,2022年全年金丹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5.35億元,同比增長6.41%;總資產達25億元,同比增長14.9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增長2.36%。
根據公告,金丹科技擬以180654547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元(含稅),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分紅1987.2萬元。
金丹科技在年報中表示,面對2022年全球經濟下行、國外通貨膨脹、市場競爭加劇、可降解行業政策模糊期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公司全面落實“穩市場、保生產”的經營要求,緊緊圍繞“提升核心關鍵技術,提質增效、強化管理”,強化人員能力和素質提升、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加快和完善產業布局實施,全體干部職工同心協力,保證了經營業績目標的達成。
其中在市場端,公司持續深入開展國內外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深耕重點市場和客戶,充分利用公司產品結構豐富的優勢,提升服務質量,實施精準對接,適時調整營銷策略和產品策略,保證公司整體效益最大化。同時,公司也通過了AEO海關高級認證和社會責任體系審核認證,為公司進一步開發大型國際化終端企業客戶奠定了有力基礎。
在行業人士看來,這一成績的取得較為不易。其中從乳酸上游行業情況來看,受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2022年玉米市場價格走出了一條明顯的“N”字形震蕩趨勢,作為乳酸提取的主要來源,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無疑對乳酸行業造成了一定沖擊。
金丹科技乳酸產能穩居全球前三位
據了解,乳酸是一種歷史悠久且重要的有機酸,乳酸及其鹽類等衍生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飼料、化工等傳統應用領域;而乳酸通過縮聚反應生成的聚乳酸(PLA)作為近些年出現的一種環保綠色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在紡織、塑料、包裝、農用地膜、現代醫藥、3D打印、消費電子產品、汽車、農業/園藝、玩具等新興應用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數據顯示,全球乳酸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泰國、西歐、中南美及日本等,絕大部分廠商采用微生物發酵法進行生產。根據智研咨詢統計,全球乳酸產能從2021年的75萬噸,增加至2022年的99.5萬噸,增長幅度達到32.67%;我國是全球第二大乳酸消費國,也是最大的乳酸出口國,產能占全球的5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乳酸現有產能超過10萬噸規模的企業有荷蘭的Corbion公司、美國的NatureWorks公司,以及我國的金丹科技、安徽豐原。前四家企業的總產能達到75.5萬噸,占總產能的75.88%,我國領先的兩家企業產能占總產能比重達到30.65%。
“現階段,國內乳酸企業產能集中度高、市場競爭格局較好,受益于下游廣泛的應用領域,乳酸企業大力發展產業的建設?!毙袠I人士表示,隨著乳酸行業的持續發展,各企業加大產能布局,生產工藝不斷創新,我國乳酸產能規模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也有利于金丹科技這種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7億元可轉債已獲深交所上市委審核通過
3月24日午間,金丹科技發布公告,其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已獲得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
根據金丹科技此前披露的發行預案,本次可轉債規模不超過7億元,期限6年,募集資金擬用于年產7.5萬噸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評級,本次可轉債主體信用評級為AA-,債項信用評級為AA-。
記者了解到,目前金丹科技年產7.5萬噸聚乳酸項目已完成技術協議及關鍵設備采購合同簽訂,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年產6萬噸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項目,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基本完成,計劃2023年上半年投料試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金丹科技成立全資子公司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研發平臺,吸引高端技術人才,開展乳酸菌種育種、乳酸生物技術、生物降解新材料系列產品聚乳酸、PHA等技術研究,以實現乳酸、聚乳酸等關鍵工藝技術突破,快速實現可降解材料的產業化、規模生產,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研究報告(2022)》顯示,2021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約170萬噸,預計到2025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將增長至400萬噸。盡管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起步較晚,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因素驅動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國,占世界產能的60%左右。
“長期來看,可降解塑料替代傳統石油基塑料趨勢不改,在國內消費復蘇的背景下,PLA的下游領域包括吸管、餐具、纖維等領域有望得到修復。隨著金丹科技在乳酸產能上進一步取得突破,疊加當前可降解材料行業的風口,公司發展未來可期。”上述業內人士稱。
責編:王時丹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1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
頭條 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