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薇 實習生 張銳 文 朱哲 攝影)8月8日,全球電商物流創新發展論壇在鄭州E貿易博覽交易中心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在論壇致辭中建議,我國要結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情況,統籌考慮海外倉體系的建設,在主要的目標市場,布局建設第三方倉、公共倉、共享倉,使我國跨境電商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讓產品迅速打開國際市場。
“這些年,跨境電商在支撐我國外貿增長、助力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方面功不可沒。”張大衛說,但跨境電商面臨的物流問題也日益突出。
他提到,我國國內物流盡管面臨降成本的問題,但依托強大的陸運、空運網絡,物流體系非常發達,也涌現出了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優秀的企業。但我國的國際物流卻存在“短板”:國際物流的倉儲、物流的分撥、終端配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國海運能力很強,中歐班列很強,但是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
他特別提到了國際物流海外倉問題。“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我國海外倉約有2860個,面積約2900萬平方米。”張大衛說,我國海外倉整體規模化經營還是不夠,一個海外倉平均下來只有約1萬平方米,而且大部分倉是租用的,甚至是別人棄用或者不用的倉庫。
海外倉里面很多功能沒有,只是一個堆放物品的地方。由于海外倉缺乏現代信息系統,很多數據無法生成,金融機構對其貿易真實性無法核實,導致很多海外倉融資困難,無法擴大規模快速發展。
因此,他建議國家要統籌考慮我國海外倉體系建設,結合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情況,有計劃地布局一些重要的樞紐倉。通過公共倉、共享倉等方式,盡快解決海外倉功能不足問題,真正地把跨境電商變成一個能夠覆蓋國際市場的新興產業,用以擴大我們國際經貿合作。
此外,張大衛提到,國際航空物流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美國的UPS、德國郵政等物流公司,都在做全供應鏈鏈路管理的產業體系,不只是一個承運人。中國國際航空物流目前還很難有一家企業能夠和國際航空物流巨頭比肩。
“我期望我們中國的物流公司能振奮精神,走向國際社會。”張大衛說。他希望中國的大型物流企業,特別是物流央企,要擔負起這個責任,積極組建中國國際航空速遞物流公司。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